跳至主要內容
互信
出版日期:2011年11月11日

早年公屋名人訪客掠影

香港的公共房屋是逾半世紀以來一大社會民生建設。早年英國皇室成員或世界各地的貴賓到訪,不少都會到公屋參觀。《互信》收集了一些珍貴的舊照,讓大家一睹昔日名人政要到訪的情景,從而窺探早期屋邨的面貌,以及歷年來的改變。

本港的公屋發展源自1953年的石硤尾寮屋區大火;當時政府為了安置災民,迅速在原址興建徙置大廈。此後十年,香港各處,包括柴灣、老虎岩(現稱樂富)、橫頭磡、觀塘、大窩口等均建有徙置區,讓寮屋居民入住環境較佳的居所。

左圖:1962年錫蘭(現稱斯里蘭卡)首相訪港,攝於重建前的黃大仙邨。右圖:丹麥王子於1963年訪港時,參觀九龍一帶的徒置區。


天台學校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公共屋邨特色,當時一些志願團體和教會組織在徙置大廈的天台開辦小學,為窮困家庭的子女提供接受教育的機會;不少外國訪客也曾到該些天台學校參觀。到了70年代後期,隨著政府銳意發展敎育,這種天台學校完成歷史任務,逐漸絕跡。

左圖:1963年李鄭屋邨的天台學校,曾是外賓的參觀地點。右圖:現已拆卸的佐敦谷邨,當年也建有天台學校。


1964年落成的彩虹邨是當時最大的公共屋邨,可容納多達43 000居民。該邨在60年代先後接待多位外國貴賓,包括1964年的尼克森(後於1969年成為美國總統)、1966年的英國瑪嘉烈公主和1967年的雅麗珊郡主。

左圖:曾任美國總統的尼克森到訪彩虹邨,與居民切磋球技,打成一片。右圖:瑪嘉烈公主(右)同樣到過彩虹邨探訪居民。


1975年5月,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首次來港訪問,是本港開埠以來首位到訪的在位英國君主。英女皇訪港期間,曾到剛落成的愛民邨參觀,該邨當時遂被譽為「九龍模範邨」。

左圖:1975年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首次訪港,在前港督麥理浩爵士(右一)陪同下,前赴愛民邨訪問。右圖:英女皇探訪愛民邨住戶,吸引大批居民圍觀。


前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及馬卓安,分別於1977年及1991年訪港,並到屋邨參觀。兩次訪問前後相隔十數載,從以下圖片,可見屋邨設計已截然不同。戴卓爾夫人當年參觀了俗稱「火柴盒」的舊型徒置大廈,而馬卓安所參觀的是1987年入伙的馬鞍山恆安邨。

左圖:前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左二)在當時的房屋署署長廖本懷(左一)陪同下參觀徙置大廈。右圖:前英國首相馬卓安(中)在當時的房屋署署長馮通(右二)陪同下參觀恆安邨。


為應付持續增加的人口,公屋在七、八十年代不斷向市區周邊和新市鎮擴展。英國皇室成員雅麗珊郡主多次訪港,其中1980年那次曾到訪青衣長青邨。而安妮公主則於1983年到訪落成不久的香港仔鴨脷洲邨。

左圖:雅麗珊郡主(左二)訪問期間,受到邨民熱烈歡迎。右圖:安妮公主參觀鴨脷洲邨時攝。


觀塘的順利邨於1980年建成入伙,一年後,曾任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大臣的卡靈頓勳爵到訪。

左圖:卡靈頓勳爵(左一)於1981年到順利邨作家訪,與住戶傾談。右圖:1980年建成的順利邨鳥瞰圖。


房屋委員會在設計和編配公屋單位時,盡量顧及殘疾人士的需要,提供適當的輔助設施。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代表團曾於1984年到荃灣石圍角邨探訪居民。

左圖: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代表團,在鄧樸方率領下探訪石圍角邨居民。右圖:1985年的石圍角邨外貌。


落成於1990年、位於港島南的華貴邨,連同毗鄰的華富邨,發展成一個配套完備的社區。英國查理斯王子於1994年,曾到華貴邨參觀,並了解其發展藍圖。

左圖:查理斯王子(右四)在前港督彭定康(右二)及一眾政府官員陪同下參觀華貴邨。右圖:1990年代中期的華貴邨。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