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互信
出版日期:2011年9月2日

公屋大廈設計 見證時代變遷

香港公共房屋的發展始於上世紀50年代。這數十年來,公共屋邨大廈的外型和設計不斷改進,以配合不同年代社會的需要。以下為大家介紹一下不同時期的公屋設計特色,窺探其演變。

相片:歷史建築美荷樓經復修活化後,將改建為青年旅舍。最早期的公屋主要為安置天災或火警災民,以及因居所遭清拆而無處容身的家庭。50年代的徙置大廈主要屬「第一型」、「第二型」設計,外狀多呈「工」字型,樓高六、七層。居住單位只是一個斗室,沒有廚房,居民須在家門外的公共走廊煮食;廁所、浴室、自來水等均是公用的,設於各樓層相連兩翼的中央走廊;當年一個五人家庭單位面積不過11平方米。建於1954年石硤尾邨的美荷樓,便是本港僅存的「第一型」徙置大廈,經復修活化後將改建為青年旅舍。

到了60年代,公屋大廈以第三至第六型設計為主,由「第四型」開始,每戶都設有獨立廁所。建於1965年的東頭(一)邨22座,即屬「第四型」設計,是本港現存唯一屬這類型的大廈。60年代另一主要公屋設計為「長型」大廈,其中建於1962年的馬頭圍邨和彩虹邨,均屬此類。大廈一般樓高8或15層,每隔三層設有電梯連接;狹長走廊是這類大廈的一大特色。

左圖:已有50多年歷史的彩虹邨屬長型設計。右圖:東頭(一)邨22座是現時本港僅存的「第四型」大廈。

 

隨著住屋需求不斷增加,70年代的公屋大廈愈建愈高,而且類型變化更多。當中較具特色的可算是「雙塔型」,樓高達20層或以上,中央設置天井,有助對流通風。落成於1970年的華富(二)邨和1974年的愛民邨的部分大廈,皆屬此類。至於70年代後期的「雙工字型」設計,大廈樓高達27層。無論「雙塔型」或「雙工字型」,都有電梯直接通往各層,更有獨立露台/廚房和廁所,每個單位亦裝設一個冷氣機位。

左圖:華富邨屬70年代港島南面大型綜合發展項目,當中華富(二)邨的大廈採用雙塔型設計。右圖:建於1978年的彩雲(二)邨,大廈呈雙工字型。

 

公屋發展至80年代更趨成熟,大廈設計亦更多元化,當中有「Y型」、「相連長型」等。「Y型」大廈的景觀廣闊,三翼大樓由中間的電梯大堂相連,樓高達34層。「相連長型」大廈方面,設有多房間的單位,住戶可自行間隔。另一別具特色的是於1983年入伙的蝴蝶邨,布局猶如梯級,高低有致,故稱「梯級型」。

左圖:建於1989年的翠屏(南)邨採用Y型建築。右圖:外貌呈梯級型的蝴蝶邨,設計甚具特色。

 

相片:建於1992年的廣田邨是最先採用和諧式設計的屋邨之一。至於「和諧式」設計可算是90年代的代表,備有多款不同標準單位以配合住戶人數,而每一房間均有窗戶,增加光線和空氣流通。在建築方面大量採用預製組件,包括預製外牆、梯級、間隔牆和半預製的樓板等;這些標準化的構件有助品質監控和縮短建築期。

 

為充分利用地盤的獨有地理特點,滿足居民需要,房屋委員會近年興建的屋邨屬「非標準型」,採納「構件式單位」及「因地制宜」的設計,在提高成本效益之餘,更可打破種種地理上的限制,善用土地資源。在規劃設計時,又透過微氣候研究,改善居住單位及公共地方的通風和照明;更引入「通用設計」的概念,使公屋的環境和設施顧及處於不同人生階段或有不同體能的居民。建於斜坡上的葵聯邨和依山而建的沙田坳邨等,便是新近落成的非標準型屋邨。

相片:今年相繼建成的葵聯邨(左)和沙田坳邨。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