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互信
出版日期:2011年10月14日

公屋發展與香港地貌變化

本港的公營房屋發展幾近60載,先後落成的公共屋邨數以百計,讓不少家庭得以安居,同時也大幅改變了香港的地貌。當年渺無人煙的郊野,又或是崎嶇荒蕪的山嶺,很多現已矗立著一幢一幢的新型公屋大廈。今期《互信》搜集了一些新舊照片,讓讀者作一對比,細看當中變化。

先從港島開始,港島東的柴灣、筲箕灣避風塘一帶,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僅有數個公共屋邨,如模範邨、環翠邨、漁灣邨等。然而,多個公共屋邨於90年代陸續在區內建成,當中有小西灣邨和興東邨等,而最新的要數去年入伙的柴灣邨。至今該區共有12個公共租住屋邨。

相片:1980年的柴灣(左)與今天的(右)相比照。

對岸便是九龍東端的油塘,早年曾為石油儲存庫,今天已發展成為一個人口密集、配套完善、交通方便的社區。近年房屋委員會(房委會)在該區新建的公共屋邨有鯉魚門邨、油麗邨等,還有快將開幕的「大本型」購物消閒中心,將為該區帶來新氣象。

相片:公屋發展令油塘一帶煥然一新。相片分別攝於1980年(左)及2010年(右)。

獅子山下坐落非常龐大的公屋群。回望80年代初,該區樓房仍算疏落;30年後的今天,九龍城和黄大仙一帶的公共租住屋邨已達20多個。

相片:80年代初獅子山下的房屋不多(左),今天則見公屋大廈林立(右)。

九龍西的公屋發展也十分迅速。60年代前後興建的六、七層高徙置大廈已拆卸重建,變成今天樓高數十層的新型公屋大廈,為居民提供更好的居住環境。

相片:分別攝於1960年(左)和2010年(右)的九龍西一帶。

原來人跡罕至的天水圍,在公屋發展的推動下,活現滄海桑田的變化,從上世紀90年代的寧靜鄉郊蛻變為今天人口數十萬的社區。房委會在該區的公共屋邨共12個。

相片:1997年天水圍大規模發展前(左),與十年後的相比照(右)。

大嶼山東涌的公屋發展同樣一日千里,當年的鄉郊野外已搖身變成活力充沛的新市鎮。1997年入伙的富東邨,以及千禧年代初落成的逸東(一)及(二)邨,共有公屋大廈約25幢。

相片:1998年的東涌(左),與今天的(右)截然不同。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