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頭角上邨重建項目再添殊榮
該重建項目在香港項目管理學會大獎的「建築及工程費逾一億澳元」組別及「可持續」組別分別贏得獎項;另外在亞太項目管理學會聯盟大獎中,獲頒「建築及工程費逾一億澳元」組別獎,同時在「可持續」組別入圍。 |
連同上述三個獎項,牛頭角上邨重建項目至今在不同比賽合共獲得九個獎項,其餘的六個獎項分別為: |
|
牛頭角上邨重建項目再添殊榮
該重建項目在香港項目管理學會大獎的「建築及工程費逾一億澳元」組別及「可持續」組別分別贏得獎項;另外在亞太項目管理學會聯盟大獎中,獲頒「建築及工程費逾一億澳元」組別獎,同時在「可持續」組別入圍。 |
連同上述三個獎項,牛頭角上邨重建項目至今在不同比賽合共獲得九個獎項,其餘的六個獎項分別為: |
|
馮宜萱副署長獲頒金冠獎
明建會在頒獎禮上,表揚馮宜萱透過不同渠道,竭誠推動業界安全,減少工人傷亡。馮宜萱分享心得時表示,房屋委員會(房委會)秉持關懷為本的理念,強調「安全第一」、「安全事宜,人人有責」和「質素與安全,兩者相輔相成」,並在工程中每一環節均貫徹這些理念。 |
馮宜萱指出,房委會聘用的專業人員必須修讀為期四天的安全護照訓練課程,又時刻提醒承建商,在施工時謹記把安全放在首位;而在策劃和設計工程項目時,也須以安全為上。她以清拆牛頭角下邨為例,其拆卸工程採用了建築信息模型模擬方法,達至「零意外」的目標。 |
在提升安全水平和培育安全文化方面,馮宜萱主張「打分數評核,達標可落實」,根據承建商表現評分制訂定的採購周期,進行策劃、設計和制訂合約規格;並透過研發、舉辦研討會、培訓課程、出版刊物和宣傳活動,與業界分享最佳的安全作業經驗,傳播房委會的「安全基因」,共同建立安全文化。 |
金冠獎的評審由業界提名,評選委員會就獲提名人士在其任職機構以至整個建造業,宣揚和推動安全作業的持續貢獻進行評選。 |
房委會帶你踏上五大洲「賞花之旅」
|
「賞花之旅」的園圃劃分為數個區域,綴以來自不同地方的花卉品種,展現五大洲的園景特色。遊人沿迴廊展開賞花旅程,漫步園中,仿如置身繽紛的花海,又可觀賞園圃設計及水景。園內通道寬闊,足讓輪椅通過;又設有視障人士引路設施,方便傷健人士參觀。以上種種設計,充分展示房委會關懷為本的理念,並反映其致力為居民創造綠化和美好的生活環境。 |
「2012年香港花卉展覽」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在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舉行至本月25日,開放時間由上午9時至下午9時。歡迎公眾人士蒞臨參觀,遊歷房委會的「賞花之旅」。 |
最新情報
協會主席劉緯麒致辭時,感謝來賓的出席和支持,並勉勵各屋宇事務助理職系同事繼續努力,緊守工作崗位,爭取晉升機會。 |
房屋委員會在2012至2014年度為員工提供的諮詢及輔導熱線,將繼續由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旗下的盈力僱員服務顧問負責。若同事感到困擾,又或發現下屬或身邊同事受到情緒困擾,可致電24小時諮詢及輔導熱線8208 0787求助。 |
熱線由專業輔導員接聽,協助同事紓困解憂;如有需要,輔導員會應邀前往同事的辦公地點或住所面談,亦可安排臨床心理學家跟進,所有資料絕對保密。有關服務詳情將上載於內聯網,同事亦可參閱即將派發的單張和電話卡。 |
在過去一年,諮詢及輔導熱線處理的個案中,與工作有關的(涉及工作量、上司下屬關係、工作適應等)及與個人有關的(即親子關係、婚姻及情緒等方面)數目約各佔一半。 |
|
比賽結果如下:
|
職員同樂會於3月17日舉辦西貢萬宜地質之旅,參觀世界級地質公園火山岩。 |
活動當日,三位經驗豐富的退休房屋署同事擔任義務導賞員,帶領大隊先從萬宜水庫東壩的紀念碑出發,沿途欣賞六角形岩柱、斷層碎石帶、S型六角柱、侵入岩牆、海蝕洞等大自然奇觀,並遠觀香港最大之海蝕柱「破邊州」。圍壩外堆放了7 000塊防波石,各重25公噸,蔚爲奇觀。部分同事和家人徒步前往位於獨孤山山下的浪茄,那兒景色如畫,水清沙幼,置身其中令人心曠神怡。 |
大隊於西貢市中心午膳後,再到蕉坑「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參觀不同展館及地質公園遊客中心,認識香港地質史及各類岩石標本等。 |
大伙兒從西灣亭起步,終點為北潭坳。沿途山勢起伏,特別是從鹹田灣上大浪坳一段的「長命斜」,加上天雨路滑,略感吃力。無論是來自發展及建築處或屋邨管理處的同事,均堅毅向前,終於在下午到達北潭坳。 |
在整個行程中,大家都放下平日在辦公室的拘束,談笑風生,並展現工程師的合群、堅毅和樂觀精神。 |
讚賞錄
|
誠信專區
答:公務員可接受外國政府或外間機構贊助,以私人身分進行訪問。贊助項目可包括免費住宿及/或旅費。擬接受邀請者,必須根據《接受利益公告》向部門申請批准,並須為出席活動而請假。 |
資料來源: 公務員誠信管理資源中心 |
新書介紹
閒情寄趣
攝影:Miranda |
|
〈閒情寄趣〉一欄歡迎各同事與大家分享其攝影、書法、繪畫、雕塑、陶瓷、篆刻、紙藝或其他視覺藝術作品、手工藝品等,以展現生活情趣為宗旨。作品以照片形式發放,來稿詳情如下:
《互信》編輯收。作品題材不限,惟編輯組保留作品之最終刋登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