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屋邨历史

石硖尾邨历史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逃难后回流人士和新移民纷纷来港,香港的人口急剧增加,各处山坡迅速布满僭建的寮屋。该些房屋以废木和铁皮等物料搭建,经常受到火灾威胁。1953年的圣诞夜,石硖尾寮屋区发生大火,约58 000人痛失家园,大量灾民无处栖身。

图:石硖尾邨

政府立即把部分灾场夷平,兴建两层高的平房以临时安置灾民。但这并不足以解决灾民的长远住屋问题,政府旋即决定以钢筋混凝土建造更牢固的房屋。首批共八幢六层高的徙置大厦于1954年年底建成。香港的公营房屋发展计划遂于石硖尾邨揭开序幕。随后八年内,另有21座七层高的大厦落成。

这些属于“第一型”设计的徙置大厦,住宅单位分成两翼,连接两翼的走廊设置公用卫生间和洗涤设施;从上俯瞰,这些大厦外型呈“工”字型,故亦被称为工字型大厦。

早期的设计,住宅单位沿两边长翼背靠背排列,门口面向走廊。有五个成人的家庭方可编配到面积仅约120平方尺的单位。室内并无厨房或浴室,居民须使用设于两翼之间的公共厕所和浴室,并在家门口的走廊煮食和晾晒衣物。大厦也没有电梯,居民要使用设于两翼末端的楼梯上落。

其后,石硖尾邨进一步扩展,再兴建多七幢13层高的大厦。

至上世纪70年代,为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房委会把工字型大厦前后两排单位中间的间隔墙拆除,把两个单位合并为面积较大、有独立厕所的居室,向外一面的公共走廊被改建成为“骑楼”以供煮食。设于大厦两翼之间的公用设施,亦改建为住宅单位。

随着市民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日高,房委会进一步于1990年决定重建部分石硖尾邨,把残旧和不合时宜的大厦拆卸,只保留其中一幢 - 美荷楼 (或称41座) 。该楼是首八幢于1954年兴建的“第一型”徙置大厦之一,已被古物谘询委员会列为历史建筑,反映其在香港公共房屋发展史中的重要性;政府亦已决定将美荷楼保存,并活化成为附设公屋博物馆的青年旅舍。

石硖尾邨的旧公屋大厦重建计划分四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先把部分七层高的大厦拆卸及重建为两座新型公屋大厦,并已于2006年完成。重建完成后的新石硖尾邨将提供约6 600个租住单位,可容纳约17 400名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