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ISO 50001標準實施的能源管理體系

    發展及建築處的ISO 50001證書

    發展及建築處的ISO 50001證書

    屋邨管理處的ISO 50001 證書

    屋邨管理處的ISO 50001 證書

    我們從2011年12月起,在住宅建築設計上,實施了一套按ISO 50001標準的能源管理體系。透過體系,設定在公營房屋公用地方的屋宇裝備在耗電量的基線及其能源表現指標,初時為每年每平方米30千瓦小時,並制訂將此參考指標與所有新建項目進行比較。若有需要時,新項目的設計會作調整,使其更能符合目標耗電量水平。我們於2016年,將能源表現指標由「每平方米27千瓦小時」收緊至「每平方米24千瓦小時」,更於2020年,減少至「每平方米23.5千瓦小時」,以進一步改善設計的能源表現。

    ISO 50001能源管理體系,是利用計劃(Plan)、執行(Do)、審查(Check)、行動(Act)的管理模式,聚焦於公營房屋公用地方的屋宇裝備在能源效益、裝置使用及耗電量的管理。我們於2012年6月,在住宅建築的設計上,獲頒符合ISO 50001:2011 國際標準的證書。隨著ISO 50001的2018版於2018年8月的推出,我們在2020年8月,亦成功將認證過渡至ISO 50001:2018。

    現有屋邨方面,葵盛西邨於2013年6月,成為本港首個獲頒ISO 50001認證的住宅項目及公共屋邨。參考葵盛西邨所獲得的成功經驗,我們透過兩階段的工作,在2015年4月將有關認證擴展至全部現有的公共屋邨大廈。

    在第一階段中的92個公共屋邨住宅大廈,已於2014年8月通過認證。而第二階段覆蓋的所有屋邨住宅大廈,亦於2015年4月通過認證。隨著ISO 50001的2018版於2018年8月的推出,我們在2020年6月,亦成功將認證過渡至ISO 50001:2018。

  • 優化住宅樓宇的照明光度

    屋宇署頒布的「設計手冊:暢通無阻的通道2008」要求公共地方的照明必須能滿足有特別需要的人仕包括視力受損人仕的光度要求。為使住宅樓宇能夠達到這個標準而又沒有過度提高能源消耗,從2008年12月開始,新的住宅樓宇已採用二級照明控制系統。此系統能令用者在有需要時提升照明光度。

    提升公共地方照明光度 1

    提升公共地方照明光度

    提升公共地方照明光度 1

    提升公共地方照明光度

    提升公共地方照明光度

  • 採用機電工程署的屋宇裝備裝置能源效益實務守則

    新建樓宇在照明、電力、空調和升降機及自動梯等裝置已採用符合機電工程署「建築物能源效益守則」要求的設計。自2015年8月,房委會已獲得280張由機電工程署《建築物能源效益條例》下簽發的「遵行規定登記證明書」。

    「香港建築物能源效益註冊計劃」註冊證書 1

    「香港建築物能源效益註冊計劃」註冊證書

  • 新住宅樓宇公用地方的動作及光電感應控制照明

    光電感應控制照明 1

    光電感應控制照明

    於樓梯裝置動作感應控制照明,當探測到有人進入便會自動開啟。於接近有日照可達的地方 – 例如公共地方接近窗之處,裝置光電感應控制照明。當光線充足時可關掉部份照明,節約能源。

  • 以電子鎮流器取代電磁鎮流器

    相比電磁鎮流器, 電子鎮流器大概可節省營光燈具所耗用的電能的20%。因此,我們已在2003年起,開始廣泛地採用電子鎮流器。而現時,所有營光照明裝置已採用電子鎮流器。

    我們於2012/13年度開始實施為期42個月的計劃,更換所有現有屋邨公共地方配備電磁鎮流器的照明裝置,改用節能的電子鎮流器,共涵蓋約960幢住宅大廈。全部960幢大廈的更換工作已於2015年9月完成。

  • 廣泛採用發光二極管照明

    為提升能源效益,房委會在新建項目均有採用發光二極照明。自2016年初起,發光二極管凸面照明器已被採用於新住宅樓宇公共地方。此外自2019年起,房委會也在新發展項目中採用發光二極管出口指示牌及發光二極管光管。 發光二極照明現已成為新建項目的標準設計。

    LED 凸面照明器 1

    LED 凸面照明器

    LED出口指示牌 1

    LED出口指示牌

  • 變頻式加壓食水泵系統

    為改善能源效益,房委會已在所有新工程項目中採用變頻式加壓食水泵系統,並配合較小型的不銹鋼壓力氣缸,以提高能源效益及減少機房佔用空間。

  • 混合式通風/自然風冷系統

    我們在一些新商場引入混合式通風和自然風冷系統,結合天然通風、空調及機動通風系統,可因應使用者的需要轉換運行模式。新系統可節省能源用量和降低空調及機動通風系統的碳排放量。我們會根據相關指引將系統應用於合適的項目。

  • 區域供冷系統

    在啟晴邨及德朗邨的公共屋邨商舖、幼稚園和屋邨管理處等非住宅設施,由機電工程署提供「地區供冷系統」負責供應空調用冷水到各個設施。此系統通過高能源效益的中央供冷站,把冷水輸送到區內各大廈的空調系統,較傳統空氣製冷系統節省多達35%的能源。

  • 新建升降機試用節能技術和措施

    我們已採用不少適用於升降機的節能技術和措施,例如在升降機用永磁同步電機、為8千瓦或以上的升降機電動機提供再生動力及使用無齒輪升降機驅動裝置,以節省能源。另外,為減少使用空間,我們在升降機塔和層數較少的樓宇裝設無機房升降機。

  • 智能計量儀監察系統

    我們現已在新屋邨地下大堂採用智能計量儀監察系統。系統可顯示住宅大廈的電力、煤氣及用水量數據。系統亦有助比較同一個屋邨內各座大廈的能源耗用量,提高住戶的節能意識。

    智能計量儀 1

    智能計量儀

    智能計量儀 1

    智能計量儀

    智能計量儀

    設置於青荷樓大堂的智能計量儀監察系統顯示屏 1

    設置於青荷樓大堂的智能計量儀監察系統顯示屏

    設置於青荷樓大堂的智能計量儀監察系統顯示屏 1

    設置於青荷樓大堂的智能計量儀監察系統顯示屏

    設置於青荷樓大堂的智能計量儀監察系統顯示屏

  • 再生能源裝置

    為配合政府推廣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房委會自2011 年起,在技術許可的新建公共租住房屋發展項目中,為每幢住宅大廈裝設光伏發電系統。這些新建公共租住房屋大廈裝設與電網連接的太陽能光伏系統,能注入相等於每座大廈的公用電力的1.5% 至2.5%於供電網絡中。

    • 光伏發電系統

      房委會將繼續探索和試行其他可再生能源技術在公共屋邨應用。透過使用潔 淨能源,房委會正在努力令香港的公共房屋更可持續地發展。房委會已在超過150座住宅大廈安裝了與電網連接的太陽能光伏系統,總發電功率已超過1400千瓦。

      現有公屋方面,房委會在2021年年底於葵盛西邨完成首個柔性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的試點計劃後,進一步計劃在2025年第一季前,在約36個現有公共屋邨陸續安裝柔性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

      電網連接的光伏發電系統 1

      電網連接的光伏發電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