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減低碳排放,房委會制訂了一套生命週期「碳排放估算」(CEE)方法,由發展規劃和設計階段起,計算公共房屋發展項目在整個生命周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這個估算方法有助我們在整個項目周期的各個階段設定碳排放量基準,用以比較不同的大廈和屋邨,以及制訂可達到的改善目標。於項目早期估算碳排放量,我們便能在施工前及早發現和處理可導致高碳排放量的問題。
「碳排放估算」主要包括以下六個範疇:
施工階段 1. 施工期間所消耗的材料
2. 樓宇結構材料
住用階段 3. 大廈公用屋宇裝備的耗電量
4. 使用可再生能源系統發電所減少的碳排放量
5. 樹木吸收的碳排放量
拆卸階段 6. 拆卸工程
建立排放基準之後,我們便可優化設計,藉以減少碳排放量,提升項目可持續發展的整體表現。由2011年2月起,所有新發展項目的住宅大廈必須於設計階段,就上述六個範圍進行碳排放估算工作。於2023/24年度,我們在9個新發展項目進行了碳排放量估算。
-
甄選建築材料對環保和金錢兩方面均有重大影響。選用較佳的材料,在樓宇的整個生命中,可取得莫大益處。房委會為履行對社會的環保責任及基於成本效益上的需要,率先研究及制定本地化的評估方法,以生命周期為基礎來評核建築材料及產品,從而找出可優化持續發展的方法。
此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對我們經常採用的新和諧一型住宅大廈所用物料進行驗證,並就可否提升其可持續性進行探討。
主要研究結果:
- 資本成本與保養成本的比例為1:4,初期的環境影響與營運期的環境影響的比例約為1:10。相比之下,我們的保養制度更形重要;
- 建築項目的初期環境影響較低,但其後定期保養所產生的經常性影響則較高;及
- 研究同時證實,新和諧一型住宅大廈,在正面的環境影響及生命周期成本效益方面,都幾乎已達到最佳的水平。
應用:
- 已評估多種物料,以進一步改善大廈的設計;
- 可利用開發所得的電腦模型及其提供的數據,把新物料或代用物料進行成本及環保兩方面的比較;以及
- 把研究報告登上房委會網站,讓公眾瀏覽。
-
為提高新建屋項目的環保成效,房委會在公營房屋計劃的規劃和設計階段進行「微氣候」研究及空氣流動評估。利用先進的電腦模擬軟件,我們可以在設計上改善工程項目中的行人區風環境、住宅單位的天然通風和採光度、室外熱舒適度和能源使用情況,有助提升樓宇的環保效益,為居民創造更舒適的居住環境。自2004年所有公屋工程項目已採用「微氣候」研究。從最近落成項目的住戶意見調查顯示,居民普遍滿意屋邨的環保表現。於2023/24年度,我們繼續在50宗發展項目進行微氣候研究,另有44宗仍在建築項目進行了空氣流通狀況評估。
-
-
-
房委會貫徹平衡的生態規劃及設計原則,保護發展項目附近的生態。房委會於公營房屋設計中加入綠化設計指引,於規劃、設計和施工階段的新建公營房屋發展項目,其綠化比率需佔總面積不少於20%,而佔地兩公頃以上的項目則可達30%。此外,我們繼續密切監察新屋邨的綠化設計的成本效益,並配合發展局進行樹木保育及管理的工作。
-
-
為配合政府推動廣泛使用電動車輛的政策,房委會已在約110個停車場內約2,800個私家車泊車位提供電動車輛充電器。現時,房委會亦為新建屋邨的所有私家車、電單車和輕型貨車泊車位提供中速充電器,並為該等項目中設有不少於100個泊車位的停車場提供兩個快速充電器。
為配合政府的長遠政策目標及應付電動車用戶的增加,房委會現正分階段在轄下現有停車場增加電動車輛充電設施。
考慮到個別停車場和屋邨的供電能力,以及現有電動車輛充電設施的使用情況,房委會現正逐步在約5,000個私家車泊車位增設中速電動車輛充電設施,預計在2025年底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