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屋署網頁
  [首頁] [English Version] [繁體中文] [簡體中文] [圖文版本] [關閉]
  2003/04 環保、健康和安全報告

對可持續房屋發展的理想  | 主席的話  | 署長的話 |  摘要 |  意見表

報告簡介  | 業務概覽與環境、健康和安全結構  | 主要環境、健康及安全因素  | 
2003/04年度工作重點  | 成效檢討  | 2004/05年度及以後的工作目標和措施  | 
資料核實聲明  | 附件

 
成效檢討
空氣
[相片: 為顧及員工和居民的健康,我們必須保持良好的空氣質素。]

  • 管制建築和拆卸工程的空氣污染
  • 減少對臭氧層的破壞
  • 管制屋邨的臭味和廢氣
  • 改善室內空氣質素


  • 管制建築和拆卸工程的空氣污染

    房委會的建築和拆卸合約中,向來訂明工程承建商必須採取一切可行措施,避免或控制塵埃和地盤車輛排放的廢氣。

    我們在合約細則中,訂明管制空氣污染的規定,並採用評估方法,例如適用於所有建築合約的「承建商表現評分制」,加以跟進。


    [相片: 建築地盤內的車輪清洗處。]



    減少對臭氧層的破壞

    臭氧是保護地球表面不受太陽紫外光輻射損害的氣體,有助保護人類避免患上皮膚癌或其他疾病。因此,大氣層出現臭氧洞,使社會大眾關注到含氯氟烴這類會耗蝕臭氧層的化合物質所帶來的影響。

    過去,含氯氟烴常用於噴霧劑,亦用作冷藏系統、冷凍機和空調裝置的冷卻劑。

    為積極保護地球,房委會已禁止在所有轄下中央空調系統使用耗蝕臭氧層的製冷劑,並替所有受影響的冷凍機改裝/更換不含氯氟烴的製冷劑。




    管制屋邨的臭味和廢氣

    房委會轄下部分濕貨街市和垃圾收集站發出的臭味可能造成滋擾,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在過去數年實施多項改善空氣質素的措施,包括測試各種除臭系統的成效、在垃圾收集站安裝50多部生物科技設備,以及在轄下公共屋邨的垃圾房安裝150個配套除臭裝置。

    由於這些措施取得一定的成效,我們會陸續在廢物管理設施上引進這種裝置。


    [相片: 位於街市天台的除臭系統。]



    改善室內空氣質素

    要身體健康,必須保持良好的室內空氣質素。去年本港爆發「沙士」之後,我們增加轄下各商場的新鮮空氣輸入率,從而改善室內空氣質素。

    2003/04年度,我們繼續採取下列措施:

  •  
  • 在濕貨街市推行試驗計劃,安裝附有空調設備的煤氣抽濕乾燥系統,以保持室內空氣的濕度水平,限制細菌滋生﹔以及
  •  
  • 在濕貨街市安裝紫外光燈,以助殺滅空氣中的細菌。

    [相片: 煤氣抽濕乾燥系統。]



    [頁首]
     
     
    [(c) 2004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