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屋署網頁
  [首頁] [English Version] [繁體中文] [簡體中文] [圖文版本] [關閉]
  2003/04 環保、健康和安全報告

對可持續房屋發展的理想  | 主席的話  | 署長的話 |  摘要 |  意見表

報告簡介  | 業務概覽與環境、健康和安全結構  | 主要環境、健康及安全因素  | 
2003/04年度工作重點  | 成效檢討  | 2004/05年度及以後的工作目標和措施  | 
資料核實聲明  | 附件

  摘要

  •  
  • 環境、健康和安全目標成效概覽
  •  
  • 邁向持續發展路
  •  
  • 未來目標


    環境、健康和安全目標成效概覽

  •  
  • 我們所訂的48個環保目標,大多已經達成指標,連同十個已取得顯著進展的目標,達標及接近達標水平約為90%,至於有關健康和安全所訂的九個目標,亦已全部達成。
  •  
  • 此外,由於受到無法預見的因素影響,有四項環保目標未能完成和一項取消。其中,包括在「沙士」爆發後,房委會須大量用水,以推行密集的清潔計劃,因而未能達到減少用水的目標。
  •  
  • 我們藉著電腦計算流體力學的技術,研究「微氣候」對建築物內和周圍用戶的影響,並積極提升新建築物的規劃和設計質素。
  •  
  • 我們在減少和管理廢物方面的成績理想。較諸上年度,我們在本年度棄置的拆建廢料減少7%。在建築地盤使用的再造碎石增加20%。至於屋h居民每人每日製造的住宅廢物,較全港的平均數少0.27公斤。
  •  
  • 房委會最近發表的2004年公營房屋住戶綜合統計調查報告指出,對公共屋邨清潔和環境衞生狀況感到滿意的住戶有所增加:2004年有62%,較2003年的52%及2002年的45%理想。
  •  
  • 因違反環保規定而被檢控定罪的個案共有八宗,當中一宗涉及空氣污染,六宗涉及建築噪音,一宗涉及水污染,較2002/03年度的20宗個案,情況已見改善。
  •  
  • 在房委會新工程地盤發生的意外共195宗,較上年度減少28%,而與維修工程相關的意外共60宗,較2002年及2001年分別的119宗和204宗顯著減少。
  •  
  • 建築地盤因違反健康和安全規定而被檢控定罪的個案仍有67宗,當中38宗涉及違反有關蚊滋生的公眾衞生規例,29宗涉及工地安全。



    邁向持續發展路

    為邁向可持續發展房屋的目標,我們在2003/04年度的主要環境、健康和安全成效有下列多項。

    規劃和確保生活環境健康衞生
  •  
  • 「沙士」爆發後,我們特別推出一系列清潔和衞生措施,包括為公共設施清潔和消毒,以及在160個購物商場和停車場安裝400多部自動洗手液供應器和免洗手消毒器。
  •  
  • 我們委託專家就排水系統的設計提出意見,並擬定設計、安裝及維修指引。
  •  
  • 我們推行「渠務大使計劃」,檢查了超過831幢大廈逾282 000個單位。
  •  
  • 我們實施屋邨清潔扣分制,住戶如觸犯不當行為,會被扣分,而扣滿分後,會被終止租約,作為懲罰。
  •  
  • 我們開始將露天熟食攤檔遷往室內。
  •  
  • 我們與食物環境衞生署和警方採取了370次聯合突擊行動,掃蕩無牌熟食小販,共檢獲1 010件物品,拘捕90人。

    減少拆建廢料
  •  
  • 我們採取各項措施,使棄置的拆建廢料減少7%。
  •  
  • 我們在設計中加入耐用和可重新再用的物料,並採用有效的維修方法,延長建築物的壽命,以減少拆建廢料。
  •  
  • 我們回收來自拆卸舊建築物及其他建築地盤的可重新再用及循環再造物料,並在所有建築工程中,採用這些回收物料。

    鼓勵居民減少和回收住宅廢物
  •  
  • 我們轄下屋邨每人每天製造的住宅廢物維持在0.82公斤的水平。
  •  
  • 八個屋邨超過127 000個住戶可方便使用放置於樓層公共地方的廢物分類回收箱。
  •  
  • 18個由房屋署直接管理的屋邨參與環保回收試驗計劃,而房委會五個公共屋邨和五個居者有其屋計劃屋苑參與由環境保護署舉辦的膠袋回收試驗計劃。

    維持住戶食水優良質素並減少浪費食水
  •  
  • 我們繼續把鍍鋅鋼食水管更換為銅喉管和球墨鑄鐵管,並完成47幢住宅大廈的更換水管工程。
  •  
  • 共99幢住宅大廈在「食水系統優質維修認可計劃」下獲得認證。
  •  
  • 我們轄下所有進行大直徑鑽樁工程的建築地盤,均採用循環用水設施,以減少排放廢水。
  •  
  • 由於「沙士」和禽流感先後爆發,需要增加用水作清潔之用,以致未能達到節約食水的目標。

    提高能源效益
  •  
  • 我們利用先進的電腦軟件進行「微氣候」研究,並基於研究結果,制定符合能源效益的建築規格和設計指引。
  •  
  • 我們安裝多種節能設備,包括附有電子鎮流器的照明設施、水冷式空調系統、風簾以及光能全反射套的試驗計劃。
  •  
  • 兩個商場在能源效益註冊計劃中獲得認證。
  •  
  • 房委會總部的總用電量較上年度減少8.2%。

    減少對臭氧層的破壞和改善室內空氣質素
  •  
  • 我們禁止在所有轄下中央空調系統使用耗蝕臭氧層的製冷劑,並替所有受影響的冷凍機改裝/更換不含氯氟烴的製冷劑。
  •  
  • 我們在垃圾處理設施安裝50多部辟除氣味的生物科技控制設備和150個配套除臭裝置。
  •  
  • 我們在濕貨街市試用附有空調設備的煤氣抽濕乾燥系統和安裝紫外光燈。

    減少建築地盤和屋邨的噪音滋擾
  •  
  • 我們進行多項試驗計劃,以減少建築設備和方法的噪音,包括採用油壓式送樁法、液壓混凝土壓碎機和自壓混凝土,結果發現這些方法可有效減低噪音。
  •  
  • 我們在屋邨更換了35個低噪音水泵。

    推行環境、健康和安全採購措施
  •  
  • 我們進一步加強潔淨工作合約的規定,加入有關環境管理計劃和採購及使用清潔用品的指引。
  •  
  • 我們在採購升降機及自動梯時採用生命周期成本計算法。
  •  
  • 我們在更多合約中引入「安全支付計劃」,並規定所有基本工程項目必須在合約中加入遵循安全施工程序的條款。
  •  
  • 我們在三項進行中的建築工程推行「安全、環境及衞生綜合支付計劃」。

    保護天然資源
  •  
  • 我們的承建商採用金屬模板和預製混凝土組件,節省超過28 500公噸木材。
  •  
  • 我們試行採用「對接縫」的方法,把短碎的木材嵌成木板,並採用房間式預製建築法,從而減少耗用木材。
  •  
  • 我們在建築地盤使用的再造碎石,較上年度增加20%。

    以環保和安全方式處理危險物料
  •  
  • 我們勘察了50所屋邨學校,清除潛在風險高的含石棉物料。
  •  
  • 由2002年至今,我們以環保和安全的方式,共回收63 000盞和處置22 000盞含水銀照明燈。

    透過屋邨園境美化和綠化措施改善生活環境
  •  
  • 我們為新落成和現有屋邨種植了約一萬棵樹木、841 500棵灌木和96 800棵年生植物。
  •  
  • 我們提升了合共11萬平方米的現有園境設施,並進行面積達6 000平方米的綠化工作。
  •  
  • 我們為總面積達9 600平方米的新闢斜坡和10個現有斜坡進行綠化。
  •  
  • 我們在香港花卉展覽奪得最佳設計獎。

    確保建築物和工作場地達到高安全標準
  •  
  • 我們計劃發出設計指引,納入英國《建築(設計及管理)規例》中切實可行的規定。
  •  
  • 我們採取各項措施,包括在合約中加入安全規定,例如規定工人持有平安卡、實施「安全施工程序」和「安全支付計劃」,以推廣注重工地安全的文化。
  •  
  • 我們舉行多項防火活動,藉此提高市民的家居防火安全意識。
  •  
  • 我們在屋邨事故應變方面所訂的服務承諾,有98%完全履行。
  •  
  • 2003年新工程和維修工程合約的意外總數為255宗,較2002年的390宗為少。

    提高員工和各參與業務者的意識並鼓勵建立伙伴合作關係
  •  
  • 我們派出超過400名員工參與16項環保培訓活動。
  •  
  • 我們安排了多套建築地盤安全自學教材,並舉辦了多個有關安全的培訓課程,共吸引超過560名署內員工參加。
  •  
  • 我們參與「最佳物業管理獎」,以推廣符合環保原則的物業管理方式。六家獲房委會委聘的物業管理公司奪得多個大獎。
  •  
  • 我們與業務伙伴合辦多項提高環保意識的活動,例如舉辦國際房屋會議,讓來自世界各地的從業人士互相交流意見,以及與建築業界合辦「優質公共房屋建造及保養維修大獎」。
  •  
  • 我們與居民和公眾合力推展多項促進環境衞生意識的措施,包括在屋邨舉辦了大約290項清潔活動,以及「最衞生食肆獎」和「傑出洗手間清潔員工獎」兩項比賽,吸引了商場顧客投下近二億張選票,亦在25個指定屋邨設立環保回收廣場,以及設立屋邨「清潔角」。
  •  
  • 我們首次舉辦「屋邨十大最受歡迎樹木選舉」,以提高市民的愛護環境意識。

    確保辦事處符合環境、健康和安全方面的高標準
  •  
  • 我們轄下的品質管理小組推出電子存檔系統,以達致無紙運作的目標。
  •  
  • 我們的總用紙量較上年度減少5%,而我們在2003/04年度出版的刊物,全部採用環保紙張印製。
  •  
  • 我們總部大樓種有各種樹木和植物,並為員工提供無煙和清潔的工作環境。
  •  
  • 我們積極推廣妥善平衡工作與生活的訊息,舉辦多項社交活動,共吸引超過7 100名員工參與,又提供輔導熱線服務。
  •  
  • 全賴員工積極參與,我們連續三年榮獲「明智減廢計劃」的獎項。



    未來目標

    我們會朝著可持續發展房屋的目標邁進,不斷改善環境、健康和安全方面的成效表現,而未來的目標和措施,均會依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我們會把這些原則應用於政策制訂,以及工程項目和屋邨的規劃、設計、建造和管理工作中。我們並訂出下列各項主要的環境和安全新目標。

    環境風險
  •  
  • 繼續推行各項環境衞生計劃,以保持環境健康清潔。
  •  
  • 完成石棉消減計劃。
  •  
  • 更換住宅單位內的鑄鐵糞渠和廢水管和更換水質欠佳屋邨的鍍鋅鋼水管,以及參與「食水系統優質維修認可計劃」。

    噪音
  •  
  • 把更多水泵更換為低噪音水泵。
  •  
  • 研究低噪音的建築設備和技術。

    減少廢物和廢物管理
  •  
  • 加強轄下屋邨和建築工程的減廢工作。
  •  
  • 繼續進行關於循序拆卸法和廢料再用的研究。
  •  
  • 繼續回收已報廢的含水銀照明燈。
  •  
  • 進一步推動和改善轄下辦事處的環保措施。

    節約能源和資源
  •  
  • 節約房委會總部和商場的用電量。
  •  
  • 研究更多節能技術和措施。
  •  
  • 減少建築地盤和屋邨的用水量。
  •  
  • 繼續減少使用木材和混凝土,並增加在建築地盤使用再造碎石。

    綠化和園境美化
  •  
  • 加強屋邨和斜坡的園境美化和綠化工作。
  •  
  • 鼓勵居民積極參與屋邨綠化活動。

    環保知識和創新設計
  •  
  • 制訂樓宇生命周期評估系統,以支援可持續的樓宇發展。
  •  
  • 繼續為新建築物進行「微氣候」研究,以支持健康的生活。

    安全效能
  •  
  • 把轄下新工程意外發生率減至低於每1 000名工人30宗。
  •  
  • 設立資料庫,以監察維修保養工程的工地安全效能。
  •  
  • 繼續加強建築工程和維修保養工程的安全作業。
  •  
  • 繼續與工業界合作,透過舉辦全港宣傳運動,推廣建築安全意識。


    [頁首]
     
     
    [(c) 2004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