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屋署網頁 | |
[首頁] [English Version] [繁體中文] [簡體中文] [圖文版本] [關閉] |
2003/04 環保、健康和安全報告 對可持續房屋發展的理想 | 主席的話 | 署長的話 | 摘要 | 意見表 報告簡介 | 業務概覽與環境、健康和安全結構 | 主要環境、健康及安全因素 | 2003/04年度工作重點 | 成效檢討 | 2004/05年度及以後的工作目標和措施 | 資料核實聲明 | 附件 |
生命周期評估及生命周期成本計算 為顯示房委會有決心履行環保責任和提高成本效益,我們於2003/04年度著手為住宅樓宇所採用的物料和組件,進行一項名為「公共房屋樓宇生命周期 - 物料環保評估及成本計算」的研究。 生命周期評估以「由最初產生至最終處置」的方式,量化一種產品由製造、使用至處置階段所產生的一切環境影響。這些環境影響包括在整個生命周期內所有從環境抽取物質(即資源)和把物質排放到環境(即排放物)的做法。在生命周期評估下,設計師可考慮生命周期的各項環境影響,從而比較不同的方案和選擇建築物料。 生命周期成本計算所採用的方式亦相若,除計算最初建設成本外,亦會考慮維修保養和拆卸階段所需的建築物料開支。 透過進行上述研究,我們會建立一套結合環境和經濟考慮因素的決策支援工具,以便選用具最佳長遠效益的方案的建築物料,從而構思更符合可持續發展原則的建築設計。 木材 過去十年,房委會其中一個常用的良好作業方法,便是在工程項目中採用金屬模板、金屬圍板、半預製樓板和樓梯,以減少木材的用量。 整體而言,我們在2003/04年度建造約二萬個單位的過程中,透過使用金屬模板和預製混凝土組件,例如預製廚房外牆,節省超過28 500公噸木材,相等於每個單位節省約1.4公噸木材,與2002/03年度的節省量相若。 [相片: 預製外牆。] 此外,我們會繼續研究能否以其他物料和技術來取代木材,務求進一步減少木材的使用量。 [相片: 以「對接縫」的方法嵌製木板。] 我們曾在轄下的住宅大廈對新技術進行小規模測試,例子之一,就是以「對接縫」的方法,把短碎的木材嵌成木板,從而減少木材廢料,而經測試證明,這款木板防火兼耐用。 我們亦規定承建商在建築工程中採用可很快再生的軟木,以取代熱帶硬木。 煤灰 多年來,房委會一直規定承建商在混凝土工程中盡量採用煤灰,此舉不但可減少使用水泥,還可為發電廠產生的殘餘煤灰提供適當的處置方法。 舉例說,我們規定承建商在地基工程中以35%的煤灰代替水泥。倘建築時間充裕,我們更建議部分大型上蓋建築組件,例如支點轉移傳力板、支點轉移傳力樑、護土牆等,可以多至25%的煤灰代替水泥。 由於建築工程減少,房委會於2003/04年度節省的水泥較2002/03年度的少。不過,我們會繼續在建築工程採用煤灰。
再造碎石 我們堅持在建築工程中使用再造碎石,以減少使用新的碎石和減低處置廢物的需求。 2003/04年度,房委會轄下建築地盤的再造碎石使用量較上年度增加20%。管道外加墊層、排水系統及路底基層石填料分別使用大約700公噸、90公噸及2 260公噸再造碎石。 為進一步增加再造碎石的用量,2003年4月,房委會在所有新訂合約中規定排水系統和道路工程必須採用最少20%的再造碎石。此外,我們容許承建商在外牆的混凝土使用20%的再造碎石,現正監察在新建築地盤推行這項措施的成效。我們在2003/04年度進行一項試驗計劃,嘗試在底層結構工程中採用20%的再造碎石。
預製建築物料 過去十多年來,房委會均在建築工程中採用預製建築組件,包括樓梯、樓板、外牆、牆板及套裝門等。 我們於2003年開始推行試驗計劃,採用可進一步減省物料和減少廢物的房間式預製建築法。我們現正監察試驗的結果,並會於下年度的報告中匯報。 [相片: 預製物料。] [頁首] |
[(c) 2004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