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屋邨歷史

石硤尾邨歷史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逃難後回流人士和新移民紛紛來港,香港的人口急劇增加,各處山坡迅速佈滿僭建的寮屋。該些房屋以廢木和鐵皮等物料搭建,經常受到火災威脅。1953年的聖誕夜,石硤尾寮屋區發生大火,約5萬8千人痛失家園,大量災民無處棲身。

圖:石硤尾邨

政府立即把部分災場夷平,興建兩層高的平房以臨時安置災民。但這並不足以解決災民的長遠住屋問題,政府旋即決定以鋼筋混凝土建造更牢固的房屋。首批共八幢六層高的徙置大廈於1954年年底建成。香港的公營房屋發展計劃遂於石硤尾邨揭開序幕。隨後八年內,另有21座七層高的大廈落成。

這些屬於「第一型」設計的徙置大廈,住宅單位分成兩翼,連接兩翼的走廊設置公用衛生間和洗滌設施;從上俯瞰,這些大廈外型呈「工」字型,故亦被稱為工字型大廈。

早期的設計,住宅單位沿兩邊長翼背靠背排列,門口面向走廊。有五個成人的家庭方可編配到面積僅約120方呎的單位。室內並無廚房或浴室,居民須使用設於兩翼之間的公共廁所和浴室,並在家門口的走廊煮食和晾曬衣物。大廈也沒有電梯,居民要使用設於兩翼末端的樓梯上落。

其後,石硤尾邨進一步擴展,再興建多七幢13層高的大廈。

至上世紀70年代,為改善居民的生活環境,房委會把工字型大廈前後兩排單位中間的間隔牆拆除,把兩個單位合併為面積較大、有獨立廁所的居室,向外一面的公共走廊被改建成為「騎樓」以供煮食。設於大廈兩翼之間的公用設施,亦改建為住宅單位。

隨著市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日高,房委會進一步於1990年決定重建部分石硤尾邨,把殘舊和不合時宜的大廈拆卸,只保留其中一幢 - 美荷樓 (或稱41座) 。該樓是首八幢於1954年興建的「第一型」徙置大廈之一,已被古物諮詢委員會列為歷史建築,反映其在香港公共房屋發展史中的重要性;政府亦已決定將美荷樓保存,並活化成為附設公屋博物館的青年旅舍。

石硤尾邨的舊公屋大廈重建計劃分四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先把部分七層高的大廈拆卸及重建為兩座新型公屋大廈,並已於二零零六年完成。重建完成後的新石硤尾邨將提供約六千六百個租住單位,可容納約一萬七千四百名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