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及建造新公营房屋的措施
环保设计与施工
房委会致力提高房屋的气候适应力和可持续性。我们一直开发可持续建筑,响应全球共同缓解气候变化。
我们根据行业认可的标准,如规划署发布的城市设计指引,设计和发展具备气候适应元素的公营房屋,旨在降低气候变化的影响,如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其中一个元素为于2013年开发的零灌溉系统,透过重用雨水进行园圃灌溉,以节约用水。该系统由三个方法组成:雨水收集系统(收集和储存溢出的雨水到园圃下的储水箱)、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减少雨水溢流至排水系统)和底土灌溉系统(透过自然原理把储水箱的雨水向上输导到植物)。我们的目标是在所有新建公营房屋采用零灌溉系统,以节约用水。
其中一个元素为于2013年开发的零灌溉系统,透过重用雨水进行园圃灌溉,以节约用水。该系统由三个方法组成:雨水收集系统(收集和储存溢出的雨水到园圃下的储水箱)、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减少雨水溢流至排水系统)和底土灌溉系统(透过自然原理把储水箱的雨水向上输导到植物)。我们的目标是在所有新建公营房屋采用零灌溉系统,以节约用水。

东汇邨汇智楼所有花糟采纳零灌溉系统

东汇邨汇智楼所有花糟采纳零灌溉系统

东汇邨汇智楼所有花糟采纳零灌溉系统

永泰路项目试验了预制构件式「零灌溉系统」和玻璃砂
进行微气候研究与空气流通评估
我们自2004年,便一直于新公营房屋发展项目设计中进行空气流通评估及微气候研究,以使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及风洞测试等设计工具评估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通过该等研究,我们可优化新发展项目在风环境、建筑物自然通风、日光穿透、热舒适度及空气污染物排放方面的环境表现。我们亦将微气候研究的应用延伸至支持绿建环评新建建筑认证,旨在提升我们新公营房屋发展项目的可持续性评级,以及为我们的居民创造绿色、具能源效益及健康生活的环境。

朗晴邨微气候研究与空气流通评估

朗晴邨微气候研究与空气流通评估

朗晴邨微气候研究与空气流通评估
为 35 个正在进行的项目进行了微气候研究
为 34 个正在进行的项目进行了空气流通评估
采用低碳建筑设计
我们采用碳排放量估算方法,以计算楼宇在预计100年的生命周期内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藉此在楼宇发展规划和设计阶段抓紧机会,致力减低碳排放。当中计算包括施工期量所消耗的材料、楼宇结构材料、公用屋宇装备运作期间和拆卸工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并以可再生能源应用和植树等方法予以抵销。
碳排放量估算
对 12个 项目进行碳排放量估算
自推出排放量估算方法以来,降低 15.77% 的估计碳排放量
采用环保建筑材料及产品
我们增加矿渣微粉等环保建筑材料的使用量。作为现有建筑合约的一部分,我们规定用于建造预制外墙和预制楼梯的混凝土,必须以矿渣微粉代替当中35%的水泥含量。我们亦在研究把矿渣微粉应用至预制硬地面、预制板间墙和预制垃圾槽的可行性。
我们亦在我们的新工程项目中采用了其他环保建筑材料,例如:
- 在新工程项目的地面楼板中采用合成粗纤维强化混凝土(如适用);
- 在新工程项目中采用循环再用物料,以减少使用新物料和降低隐含碳;及
- 订立规格,以规定所有在地盘运作的非道路建筑机械必须使用 B5 生物柴油作为燃料。
此外,我们所有新工程项目的现有规格条款均符合最新「绿建环评」评估标准,即「绿建环评」新建建筑2.0版。我们会继续关注香港绿色建筑议会绿材环评的进展,并在适当情况下修订我们的环保物料及产品指引。
环保建筑方法
我们制定了多项标准,以在建筑阶段更有效地管理我们的创新和环保表现,例如:
- 在临时工程中使用经林业管理公会(FSC)核证的木材;
- 在合适的新工程项目中在标准楼层的走廊位置采用预装喉管的半预制楼板;
- 更广泛地采用预制混凝土组件,包括立体预制组件;
- 在合适的新工程项目中采用可重复使用的模块化围板并使用螺栓螺母固定;及
- 在所有打桩和建筑地盘采用硬地施工法。
「组装合成」建筑法是指在预制组件厂房内制作独立组装合成组件(已完成饰面、装置及配件组装的工序),然后运往工地装嵌。于2020年,我们完成一项「组装合成」建筑法搭建试验项目以测试使用「组装合成」建筑法的构件式单位在安装、可建造性、安全性、品质保证等各方面性能。此外,房委会已选定首批三个公营房屋发展项目(分别位于东涌第99区、观塘德田街、安达臣道石矿场R2-6用地和R2-7用地),采用「组装合成」建筑法。展望将来,房委会将积极挑选更多适合采用「组装合成」建筑法的项目。
房委会制定了《推行住宅楼宇天台预制建造》的指引,并将预制减音露台加入到最新的构件式单位设计中。我们已在公用地方使用预制混凝土组件,如预埋隐蔽式喉管的预制结构墙,以及预先安装升降机导轨支架的升降机槽。
此外,所有建造、拆卸、打桩及土木工程合约均规定,承建商须在工地实施绿色施工措施,要求他们:
房委会制定了《推行住宅楼宇天台预制建造》的指引,并将预制减音露台加入到最新的构件式单位设计中。我们已在公用地方使用预制混凝土组件,如预埋隐蔽式喉管的预制结构墙,以及预先安装升降机导轨支架的升降机槽。
此外,所有建造、拆卸、打桩及土木工程合约均规定,承建商须在工地实施绿色施工措施,要求他们:
- 在工地执行环境管理计划
- 使用附有优质机动设备标签的发电机
- 采用硬地施工法
- 安装循环用水设施
- 于工人淋浴间提供太阳能热水器
- 利用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追查地盘建筑废料的运输
- 设立厨余堆肥设施
- 绿化地盘环境
- 在工地使用完全符合政府要求的非道路机械,包括挖掘机、履带、空气压缩机和发电机
环境数据可视化—建筑信息模拟技术
年内,我们继续更新房委会的「建筑信息模拟」标准和模型指引,为不同项目制作新范本,并扩充房委会的「建筑信息模拟」物件资源库。此外,我们亦开始要求承建商就性质复杂的建筑工程投标和地基工程投标提供四维短片。我们的内部专家开发的「建筑信息模拟驱动的系统化地基设计」在把复杂的地下地质状况以立体视像方式呈现方面尤为有效,亦可用于制作图则、为法定工程图则建立明细表,以及取得编制标书时所需的工料数据。
此外,我们增加了「建筑信息模拟」培训的预算及日数。我们亦制作「建筑信息模拟」培训短片,让员工可按自己进度选择观看相关短片。未来,我们计划开拓「建筑信息模拟」技术的创新用途,使这项技术与新科技(例如第五代流动网络(5G)、「实景捕捉」技术、衍生式设计和场外预制组件)结合使用。
绿色建筑认证
绿建环评新建建筑的评估可为我们提供新建建筑环境属性的生命周期评估。所有新建建筑的设计均符合绿建环评评估标准,旨在达到金级评级标准或以上。如表中所示,我们很高兴我们于2020/21年的绿建环评新建建筑的评估(版本1.2)下的所有认证结果均符合此标准。
建筑项目与评级(暂定评级)金级
- 粉岭皇后山第1号地盘第二期公屋发展计划
- 白田邨公屋重建计划(第七、第八及第十一期)
- 屯门第29区西公营房屋发展计划
- 葵涌丽祖路公屋发展计划
- 粉岭第36区第四期公营房屋发展计划
- 青衣青康路北第一期及第二期公营房屋发展计划
- 安达臣道石矿场RS-1用地公营房屋发展计划
- 高山道资助出售房屋发展计划
- 北角渣华道公营房屋发展计划
建筑项目与评级(最终评级)
-
元朗朗善邨
铂金级
-
观塘安泰邨
铂金级
-
东涌满东邨
金级
-
元朗屏欣苑
金级
-
梅窝银蔚苑
金级
-
梅窝银河苑
金级
-
深水埗海盈邨
金级
-
观塘彩兴苑
金级
-
九龙城启朗苑
金级
节约资源
平均能耗量
设计的住宅大厦内公用地方的屋宇装备每年每平方米能源消耗量为21.75 度
可再生能源
自2011年以来,我们一直在新公营房屋项目中装置接驳电网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并参与电力公司的上网电价计划。目前,我们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供电量为建筑物公用地方电力需求的1.5%至2.5%。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截至2021年3月)
已安装于123幢住宅大厦,总发电容量为1,100 千瓦

推广电动车辆
房委会已在所有新屋邨停车场安装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以配合政府的电动车普及化路线图。在我们新建的室内私人停车场,三成的私家车泊车位配备电动车充电器,其余七成的私家车泊车位也具备安装电动车充电设施的配套,以备日后安装电动车充电器。

观塘彩兴苑电动车充电器

观塘彩兴苑电动车充电器
建筑物的能源效益
屋宇署于2014年发布《住宅楼宇能源效益设计和建造规定指引》(指引)。根据指引,我们继续改善新楼宇的自然通风及环境表现。
我们亦遵守机电工程署针对新建筑项目发布的《建筑物能源效益守则》。我们已取得机电工程署颁发的遵行规定登记证明书,以证明我们符合建筑物能源效益条例。
我们继续实施以下节能措施,包括:
- 在新工程项目的住宅及非住宅大厦的无障碍通道安装二级光度的照明系统;
- 在所有新工程项目中采用了节能发光二极管凸面照明器、发光二极管出口指示牌和方向指示牌;
- 在新工程项目的住宅大厦采用高效节能的无齿轮升降机及升降机永磁同步电动机;
- 在新工程项目中为8千瓦功率或以上的升降机系统引入再生动力;及
- 在新建住宅大厦入口大堂安装配备资讯显示屏的智能计量仪监察系统,以供租户查看自身居住的住宅大厦或邻近的住宅大厦的每月电力、煤气和食水消耗量。

二级光度的照明系统

二级光度的照明系统

二级光度的照明系统
我们已定期检讨能源管理措施。我们致力按照屋宇署在作业备考中有关住宅热传送值的规定设计新项目。
节约用水
食水用于新建建筑、日常洗涤、冲洗和灌溉。我们在新项目中采取了多项措施,例如使用6公升双冲水马桶套件以节约用水。我们支持政府的节约用水运动,协助水务署在公共屋邨设立宣传摊位,帮助有兴趣的住户登记及安排安装水龙头节流器。
减低对环境的影响
屋邨生态
房委会于2010 年 4 月在粉岭第49区(晖明邨)展开生态调查及评估,发现河道和两旁次生林地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其中包含需高度关注的物种。在研究区域内发现的蝴蝶群落,品种属多样性(记录下有78种,占香港蝴蝶品种总数的30%)。在设计和施工阶段,设计团队与生态学家在布局到选取合适的植物等事项均付出额外努力。此外,在整个施工过程,我们有恒常监察工地以检视减缓措施的有效性。最终在2020年3月底(建筑完工)的监察结果显示,原生物种的总数量是 2014年(建筑开展)的 3 倍。蝴蝶群落亦成功回复在屋邨内的生态过渡区。事实上,整个生态园的设计和监察得以成功实施,并取得显著成效。
为应用平衡生态规划和设计的原则,我们致力在新公营房屋植树及鼓励进行绿化。我们规定新公营房屋及两公顷以上的用地的整体绿化覆盖率分别至少占总面积20%及30%,亦规定植树率为每15户种植至少一棵树。
同时,我们正在采纳预制绿化组件方法,使地面和平台的植树工作能更快捷简便进行。我们正研究使用预植攀缘植物组件,以增加绿色覆盖率及达到「即时绿化」的效果。
为应用平衡生态规划和设计的原则,我们致力在新公营房屋植树及鼓励进行绿化。我们规定新公营房屋及两公顷以上的用地的整体绿化覆盖率分别至少占总面积20%及30%,亦规定植树率为每15户种植至少一棵树。
同时,我们正在采纳预制绿化组件方法,使地面和平台的植树工作能更快捷简便进行。我们正研究使用预植攀缘植物组件,以增加绿色覆盖率及达到「即时绿化」的效果。

晖明邨

晖明邨

渔湾邨渔进楼

渔湾邨渔进楼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部分工程项目会将砍伐下来的树木循环再用。我们会把树木切成木屑用作盖土,或与食物及园林废物混合,用作堆肥。
为继续鼓励当地社区参与绿化工作,我们举办「育苗行动」计划,邀请租户参加种植区的种植活动。
噪音控制
靠近路旁的屋邨容易受到交通噪音的影响。我们根据地形特点要求,对建筑物安装减音窗、减音鳍片及隔音屏障。第二代预制减音露台的设计包括在露台门前加装滑动窗,于墙身及天花采用吸音物料,以及沿护墙建造斜板。这些设计均有效地减低交通噪音的滋扰,改善住户的生活质量。

第二代减音露台

第二代减音露台
空气质素管理
为减少空气污染物排放,承建商的装置及机械已安装了过滤器。房委会亦根据发展局的实施计划,在我们的建筑工地逐步淘汰四种获豁免的非道路机械,其估值超过二亿元。
风险评估
房委会根据ISO31000风险管理体系标准对所有新建楼宇进行风险评估。我们已评估约2,300种用于建筑、结构和土木工程的建筑物料,以确保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