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摘要
  • 主席的话
  • 关于可持续发展报告
  • 2008年工作重点
  • 关于房屋委员会
  • 管治架构及管理
  • 我们的环保工作成效
  • 我们的社会工作成效
  • 我们的经济工作成效
  • 业务相关者的参与
  • 个案研究
  • 目标及进展
  • 目标与前景
  • 保证及核实
  • 回应意见

过去一年,我们继续致力改善公屋的建筑设计及技术,并加强屋邨管理和维修,以及严格监管承建商,尽量减低对环境的影响。我们鼓励住户及业务相关者与房委会一起节约能源、减少制造废物和推广废物循环再造,为香港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我们的发展及建筑处在2008年更进一步优化其环境管理系统以取得ISO 14001认证。有待得到认证机构的批覆,我们将会在2009年6月取得证书。

2008/09年度,我们符合所有适用的环保法例。然而,我们的承建商被裁定违反环保要求的个案共有12宗,当中空气污染及水污染各占两宗,三宗与噪音有关,其余五宗与废物弃置有关。


2008/09 年度提升环保意识的目标 进度
检讨及监察公屋住户的环保意识,并检讨公屋调查的需要及向有关部门公布调查结果,以作出适当的改善。 已达标

环保建筑法

我们在营运上继续节省能源及资源。同时,我们带领业界使用多种新建筑方法,如组合式设计、预制建筑组件及硬地施工等。这些新方法不但改善建屋质素及地盘安全,更可减少废物、嘈音及空气污染。此外,环保及更耐用的物料有助优化建筑物的生命周期,亦有利环保。

空气

空气质素一直是大众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房委会正积极改善本港的空气质素,并意识到建筑的方法、建筑物料及设计是影响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因素。我们已尽量使用环保的建筑方法,辅以创新的技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及节省资源。

齐心协力令空气更清新

我们承诺维持清新洁净的空气,透过推动社区参与减少碳足印。为了减低二氧化碳的总排放量,我们现时集中采取以下措施:

  • 采纳本地及国际标准以改善屋宇装备设施的能源效益,减低间接碳排放
  • 实施最佳作业模式,减少尘埃及废气排放
  • 举办会议及研讨会,分享我们在本地及国际的减低空气污染措施方面所得的经验及知识

我们曾为房委会总办事处大厦进行室内空气质素评估。房委会总部第一、第二和第三座均获环保署的室内空气质素资讯中心签发室内质素检定证书(良好级)。

空气流通评估

为了不断改善居住环境的空气流通情况,我们研究了如何有效地控制于2006年7月以后规划及设计的大型发展项目的空气流动情况。自2006年7月以来,我们已对13个项目进行评估。

相片: 空气流通评估
空气流通评估

组合式设计及硬地施工法

组合式设计及硬地施工法不但可以改善楼宇质素,亦可减少建筑地盘产生的尘埃,能尽量降低对周遭环境空气质素的影响。

相片: 硬地施工法
硬地施工法

安装除臭装置

为了控制收集垃圾时发出的臭味,我们在新落成屋邨的有盖垃圾收集站安装新的除臭装置。自2003年以来安装的除臭装置已超愈60个。

相片: 除臭装置
除臭装置

屋邨绿化及园境美化

过去,绿化设计一直是我们屋邨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打造更健康及可持续的生活环境,我们已于辖下屋邨开展更全面的绿化工作。2008/09年度,我们于辖下多个屋邨引入垂直式绿化组件及绿化天台。我们也继续于各屋邨宣扬绿色生活,举办各项环保计划及活动,例如植树日及“绿乐无穷在屋邨”计划。

2008/09 年度绿化与园景美化的目标 进度
绿化新造斜坡(例如喷草及植树)。 已达标
在新建屋邨栽种新植物和积极绿化环境,以达至每 15 个公屋单位至少种植一棵树木的目标 ,并进行树木调查以确保达到目标。 已达标
透过“ 园景改善工程计划 ”,在 18个选定的公共屋邨种植花卉树木,美化现有景观。 已达标
鼓励居民和社区人士为新建的屋邨培育树苗。 已达标
与屋邨管理谘询委员会合作,在 20 个屋邨举办绿化活动,推动环境绿化。 已达标
透过在设计阶段于屋邨蓝图预留社区园圃地方,在新建屋邨推广绿化生活环境。 已达标
为鼓励社区参与屋邨绿化活动,在指定屋邨增设社区园圃。 已达标
绿化硬表面斜坡和改善现时长有植物的斜坡,以美化现有公共屋邨的斜坡外观。此外,透过喷草、砌石护坡及在斜坡底栽种植物等,美化灰泥面斜坡的表面。 已达标
在指定屋邨拨出空地兴建主题花园,加强屋邨绿化。 已达标
在指定屋邨举行植树日,加深住户对绿化环境的认识和支持。 已达标

推广绿化生活环境

我们在 2007 年 6 月开始推行“育苗行动”,派发树苗予参与者,让他们在自己的居所培育树苗,待就绪时移植到新屋邨的花圃和花园。第一期计划经已经圆满结束,在七个屋邨有数以百计的居民、学生及社区人士参与。他们协助照顾5 000株树苗,树苗其后经移植,为屋邨绿化景观。第二期计划现正进行,共有七个屋邨参与。

相片:“育苗行动”社区参与计划
“育苗行动”社区参与计划

园境发展

房委会不断进行大规模园景改善工程,缔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2008/09年度,经绿化处理的新造斜坡总面积为 9 680 平方米。此外,我们于公共屋邨种植约7 600棵树、687 700 株灌木及97 700 棵年生植物,同时改善18 个公共屋邨的现有园景,园景改善工程计划所涉总面积达111 000平方米。

主题花园与绿化天台

我们在绿化屋邨时采用的其中一项主要措施,就是绿化天台、墙壁及辟设主题花园。

2008/09年度,我们在两个屋邨设立了主题花园,分别是海丽邨的蝴蝶园及大窝口邨的红色植物园。我们亦在和乐邨及富山邨设置绿化屋顶。清河邨、葵涌邨及秀茂坪第12期地区休憩用地已装设垂直式绿化组件,东区海底隧道的地盘亦会加设同类组件。

相片: 绿化墙
绿化墙
相片: 空中花园
空中花园
相片: 绿化天台
绿化天台

绿化活动

为支持政府的措施,房委会还参加由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举办的 2009 年香港花卉展览,围绕“融和乐园”的主题设计了园林景点,并赢得“最佳设计大奖(园林景点)”。我们的设计明确地将我们“提供和谐共融的生活环境”的使命告诉大众。

相片: 2009 年香港花卉展览
2009 年香港花卉展览

噪音管制

房委会作为对环境负责的机构,一直致力为住户提供最优质的生活环境。2008/09年度,我们继续推行持续的噪音消减措施,分别更换了公共屋邨高噪音的高速水泵,改用操作较为宁静的型号,以及在建筑地盘采用预制建筑组件。

2008/09 年度减低噪音目标 进度
减低公共屋邨水泵造成的噪音滋扰,更换每分钟 3 000 转的水泵,改用每分钟1 500转的水泵。 已达标

噪音投诉及消减噪音通知书

在 2008/09 年度,我们共接获三宗噪音投诉,其中两宗涉及建筑地盘。所有投诉已记录在案,并由有关承建商妥善解决。余下一宗涉及邻居的噪音。

图表: 建筑地盘噪音竑投诉宗数

往年,我们甚少接获环境保护署向公共屋邨发出的消减噪音通知书。2008/09年度,房委会没有接获消减噪音通知书。

图表: 接获的消减噪音通知书数目

降低建筑地盘噪音

我们亦采取其他措施,例如于兴建新项目时选用液压混凝土压碎机、采用组合式设计及预制建筑组件,减低于施工期间对租户及邻近社区造成的噪音滋扰。

相片: 地盘的预制建筑组件
地盘的预制建筑组件

更换水泵

2008/09年度,我们在现有公共屋邨更换了19 台高噪音水泵,改用每分钟1 500 转的低噪音水泵,减低水泵产生的噪音滋扰。预期可将于2010年按计划更换所有水泵。

废物管理

由于人口不断增加而废物处理设施有限,我们忧虑香港的堆填区快将填满。

房委会作为本港兴建和管理房屋设施的最大公营机构之一,时刻也致力推行最有效的措施,支持废物减量和循环再造。

2008/09 年度废物管理目标 进度
根据拆建废料调查结果制订建筑废料指数,以减少拆建废料及确保拆建废料得到适当的处理。 已达标
为所有公共屋邨筹办宣传活动,提高纸张、铝罐、胶樽及旧衣物的家居废物回收率。 大部份达标
透过各项减少家居废物的宣传活动,提倡减少家居废物。 已达标
分阶段在所有屋邨推行废物源头分类计划。 已达标
透过多项减少用纸的措施,减少房屋署各办事处的 A3 和 A4 纸张的用量。 已达标
回收房屋署各办事处的废纸和推行各项措施,鼓励将纸张循环再用。 已达标
规定在所有印刷工作选用环保纸张,俾能采用环保纸张印制所有宣传印刷品 (销售及市场推广刊物除外)。 已达标
在公共屋邨举行减废及废物回收的宣传活动,并与环保团体及屋邨管理谘询委员会合办有关活动,包括向租户派发环保宣传资料等,在社区层面加强环保意识。 已达标

管理拆建废料

在管理建筑废料的处置方面,房委会已采取多项有效措施。我们尽可能回收和循环再用重建工程的拆卸废料,减轻堆填区的负担。2008/09年度,拆卸屋邨产生的拆建废料约为 48 000公吨,而回填百分比约为4.2%。

家居废物源头分类计划

为了方便和鼓励更多住户把废物分类回收,我们自2005年起分阶段推行“家居废物源头分类计划”。直至2008年底,共有 120 个公共屋邨参与该计划。我们将继续每年在 30 个公共屋邨推行“家居废物源头分类计划”,并打算在 2012 年前安排本港所有公共屋邨参与这项饶有意义的计划。

2008/09年度,全港共有 120 个公共屋邨参与“家居废物源头分类计划”,其中一个屋邨勇夺金奖,五个屋邨获得铜奖,其余114个屋邨获颁发嘉许状。当中两个屋邨更同时获环境保护署颁发合作伙伴大奖。

回收家居废物

为提高居民回收家居废物的意识,房委会订立减少废物目标,并在公共屋邨回收四类家居废物。

下表载列我们由2006/07年度至2008/09年度于公共屋邨回收作循环再造的废物数量。

废物类别 废物回收量(公吨) 按估定价值计的回收率(%)
  2006/07 2007/08 2008/09 2006/07 2007/08 2008/09
废纸 13 025.3 14 748.2 14 193.7 12.30% 14.30% 14.37%
铝罐 267.7 309.6 495.9 28.30% 32.31% 44.40%
胶樽 503.3 764.6 939.3 6.20% 9.48% 11.85%

废纸的回收率与2007/08年度的回收率相若,而铝罐和胶樽的回收率则大幅增加。不过,2008年4月至2009年3月间,旧衣物的回收量只录得618.1吨,稍逊于原订的635.9吨目标。

此外,为加强社区的环保意识,我们分别与环保团体及屋邨管理谘询委员会联合举办“中秋节月饼盒回收活动”、“机电安全嘉年华”(2008年11月)及“环保嘉年华”(2009年)。

家居废物量

在进行多个有效的废物回收计划和活动后,2008/09 年度住户的平均家居废物量减少至每人每天0.6940 公斤,较 2007/08 年度产生的家居废物总量减少4.12%,与 2002/03 年度比较,则减少15.3%。

图表: 屋邨居民平均的家居废物量

办公室减少用纸

为了令房屋署各办事处减少用纸和增加纸张回收量,我们先后在内部推出多项措施。2008/09 年度用纸仅为134 952令,较以2002/03作比对年度的即定目标使用量低10.6%。此外,2008/09 年度房委会办事处的废纸回收量为161 057公斤,与 2006/07 及 2007/08 年度比较,分别低大约5% 及大约8%。

图表: 房委会办事处用纸量

图表: 房委会办事处废纸回收量

减废标志计划

我们于环境保护运动委员会举办的“香港环保卓越计划”中获颁“卓越级别的减废标志”。该计划旨在鼓励和协助香港各公司及机构在日常营运中减少制造固体废物。每间参与机构必须在指定期限内设定和达到多项减废目标,并推行减废措施。

相片: 卓越级别的减废标志
卓越级别的减废标志

能源

近年来,本港愈来愈重视节约能源。节能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有助遏止全球暖化。为了支持政府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我们在2008年8月开始在五幢楼宇实行碳审计。此举有助我们建立基准,以找出日后在辖下楼宇节能的方法。为了进一步推动节能,我们亦开始在多个屋邨安装“无机房”升降机。首个“无机房”升降机的节能表现十分理想。

2008/09 年度节约能源目标 进度
采纳能源效益守则,减低新建住宅楼宇内房委会管辖装置的耗电量,并规定工程在竣工后取得能源效益注册证书。 已达标
探讨和研究采用更多节能装置,包括试行安装太阳能街灯、调校升降机对重装置设定,以及更广泛使用 T5 光管。 已达标
透过各项节能措施,减低办公室的能源消耗量。 已达标
探讨和研究采用环保设计的屋宇装备设施。 已达标

能源消耗

2008/09年度,在我们实施了多个节约能源计划下,房委会总办事处、各办事处和其他处所的耗电量为 615 172 000 度电力,较 2007/08 年度耗电量减少 0.81% ,令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逾 3 5001公吨。

1香港因发电供应用户而排放的温室气体,是按照预设排放系数每度电力0.7 千克计算(资料来源:香港建筑物(商业、住宅或公共用途)的温室气体排放及减除的审计和报告指引 )

图表: 2008/09年度耗电量分布图

自2003年起,房委会各办事处每年都能够达成节省电力的目标。2008/09年度,我们耗用了38 752 371度电力,较目标耗电量44 503 000度电力低12.9%。年内,各办事处的总耗电量较2007/08年度增加约0.56%,此升幅是房委会办事处的总数增加所致。

图表: 房委会办事处每年耗电量

房委会辖下屋邨住宅大厦内的公众地方占其每年耗电量的最大比例。在 2008/09 年度,公众地方的总耗电量为493 704 250度电力,较 2007/08 年度减少 0.084%,令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近300公吨。就每单位每月平均耗电量而言,电力消耗量下跌约3%,亦即由2007/08年度每单位每月69.4度电力,减至2008/09年度每单位每月67.3度电力。

图表: 屋邨公众地方耗电量

2008/09年度,房委会车队共耗用 93 338升燃油,较 2007/08 年度下降1%,燃油用量下降约可减少在大气环境排放 1.5 公吨二氧化碳2

2二氧化碳排放是根据温室气体议定书倡议行动所编订的车辆燃烧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工具版本 1.3 而计算。假设房委会车队只耗用汽油,二氧化碳排放量 = 千兆焦耳能源(按升计汽油用量 x 0.0344 千兆焦耳/单位 ) x 排放系数 (69.250 公斤二氧化碳/千兆焦耳 )。

节约能源

我们时刻致力平衡发展项目的节能情况及设计美感。2008/09年度,我们鼓励使用自然光设计,以节省能源。

2008/09年度,我们所有工字型大厦已完成照明改善工程,更佳地使用天然光,预期每年可整体节省 1 680 000度电力。

2008/09年度,我们亦展开了一项为期三年的计划,将出口及电子指示牌的T8光管,更换为较节能的T5光管,现时共有67幢大厦完成更换工程。将共14 000个出口指示牌的T8光管已更换为较节能的T5光管,将每年可节省1 470 000度电力。

为了表示我们支持节约能源,我们与业务相关者合作,加强辖下屋邨的节能措施。我们在2008年6月21日参加了香港地球之友举办的“熄灯一小时”活动,并于2009年3月28日参与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举行的“地球一小时2009”活动。在两个活动日晚上8时30分至9时30分期间,所有非必要照明,例如用于装饰或宣传的一律关掉,以唤起公众对于全球暖化的关注及推广节约能源的信息。此外,我们辖下的五个屋邨获选参与由香港地球之友举办的“知悭惜电节能比赛2008”。参赛屋邨须于连续90日内减少屋邨公众地方的耗电量。

自2002年起,我们所有的工程项目均按机电工程署颁布的《建筑物能源效益守则》设计,以符合照明、电力、空调、升降机及扶手电梯装置方面的能源效益要求。自采纳该手则,我们总共取得180张能源效益注册证书。再加上其他节能设计,我们预期新建住宅大厦的公众地方每年耗电量可节省约30%。

相片: 屋邨的节能宣传海报
屋邨的节能宣传海报

为进一步节省能源,我们在建筑工程试行节能效果更佳的新技术,包括在蓝田邨安装太阳能发电板和发光二极管照明系统,并监测其效能,以及计划为油塘邨及彩云道发展项目的商户安装混合式通风系统,调节空调系统的自然供冷程序。

此外,为了配合机电工程署提倡的环保措施,启德1A地盘的购物中心将采用区域供冷系统,更有效地节约能源,亦可达到减低噪音滋扰和热排放的环保优点。同时,作为教学用途,所有新建成项目装设一些采用可再生能源的街灯或其他类似的照明装置。截至2009年3月,总共有18个此类照明装置已完成安装。

相片: 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街灯
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街灯

用水

我们谨慎管理用水,持续减低耗水量和改善水质。虽然我们已为公屋提供安全可靠的供水系统,但我们仍致力追求优质的供水服务,并明白到现时的措施将会对未来造成深远影响。

2008/09 年度节约用水目标 进度
在新屋邨推行试验计划 (亦即在石篱邨第 10 期推行试验计划并检讨成效),以减低冲厕水用量。 已达标
安装自动关闭式水龙头,推行更换水管计划,以便尽量减少水管爆裂及渗漏,并研究可否利用雨水浇灌植物及进行一般清洁工作,达致减少公共屋邨内房委会装置设施的食水用量。 已达标
采取适当的节约用水措施,继续减低房委会总部的耗水量。 已达标

2008/09 年度的用水量为14 489立方米,较目标用水量14 993立方米低3.4%。

共用 W 型聚水器系统

在设计及兴建新屋邨时,提供洁净及卫生的居住环境乃我们打造可持续发展居住环境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共用 W 型聚水器”系统的开发正是其中一项重大突破。该系统为于沙士爆发后与香港城市大学共同开发的成果,在设计上圆满解决地面排水渠干涸后容易传播疫症的问题。年内已选定位于东区海底隧道旁的油丽邨第三期作为研究实施成效的首个发展项目。鉴于试验结果理想,现时所有新屋邨均采用有关设计。

相片: 共用W 型聚水器系统
共用W 型聚水器系统

减少冲厕用水

自 2002 年起,我们在房委会总办事处的洗手间安装双冲式冲厕水箱,以测试这类装置的节约用水效能、耐用程度及维修要求。由于试验结果理想,我们在石篱邨第 10 期以试验形式安装双冲式冲厕水箱。这次试验计划的结果将成为我们在其他公共屋邨安装同类似系统的根据。

收集雨水作灌溉之用及双水缸装置

作为试验计划,我们将会在东区海底隧道第五期及第六期,以及油塘重建项目第四期安装雨水收集系统或空调冷凝水作灌溉之用,并在爱秩序湾第五期安装双冲式冲厕水箱。

在可行的情况下,我们亦于天台安装双水缸装置。一方面可以为住户提供不间断的食水供应,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在维修或清洁水缸时浪费的食水。

相片: 双水缸装置
双水缸装置

建筑地盘用水管理

承建商如向公共排水系统排放污水,须向环保署申领牌照。污水在排放至每个牌照规定的排放点前,须经设计完善的处理设施清除沙泥及进行酸碱值调节。所排放污水的酸碱值、内含的悬浮固体及化学需氧量均有一定标准。水质样本须由认可的实验室每三个月测试一次。个别拥有ISO 14001资格的承建商须更频密地进行水质测试。承建商须保存测试结果,留待环保署作抽查之用。洗车用水须尽可能在沉淀处理后循环再用。

物料的使用及有害物料的管制

为进一步降低对邻舍及大型社区的环境及安全造成的影响,我们的建筑地盘已采用预制式结构组件、组合式设计(使用在地盘以外制造的预制工程建筑物料)及硬地施工法。采用有关技术,不但可提升楼宇质素及地盘安全,亦有助减少废物、噪音及其他环境污染。我们亦根据环保采购守则选用环保及更为耐用的物料,使建筑物的使用年期得以延长,亦有助环保。

去年,我们订定以下有关使用物料及管制有害物料的目标。

2008/09 年度物料使用及有害物料的管制目标 进度
透过屋邨重建计划及石棉拆卸工程的石棉拆除计划,进一步拆除现有房委会管理物业剩余的含石棉物料 已达标
于公共屋邨采用软木门 已达标

公共屋邨采用软木门

由2007/08年度开始,我们在东区海底隧道第4期的地盘(下称“东隧4期”) 旁的新建公屋尝试采用软木门,木材来自林业管理局认证的可持续管理树林。东隧4期中每只认证的木门含有86.6%获林业管理局认可的可持续发展木材,而整个东隧4期获认证的套装木门占16.2%。东隧4期工程项目小组现正评估采用软木门的成效,以及采用林业管理局认可产品的品质保证和溯源问题。

使用循环再用物料

超过99%的影印用纸为循环再用纸张及环保纸,宣传品均采用环保纸印制。

使用粉煤灰

我们亦鼓励承建商使用可重复使用的金属围板、金属模板及预制建筑组件,预期将为我们的建筑项目节省约26 000公吨木材;而使用粉煤灰代替水泥,则有助我们节省32 000公吨水泥。

石棉拆除计划

2008/09年度,我们继续透过屋邨重建计划进行石棉拆除计划。我们共拆除八幢大厦的石棉,并于2009年2月下旬拆毁另外三幢大厦。

微气候研究

我们的微气候研究始于2001年,是房委会环保设计的起步点。微气候研究藉电脑模拟,分析地盘的微气候,包括气流和风速、太阳热能及周遭噪音水平,从而决定最佳用途及善用地盘的空间。现时我们所有新屋邨的设计及发展均采用有关研究。研究亦帮助我们建立更良好的生活空间,尽可能利用自然通风及日照,确保楼宇善用自然环境。我们的目标是为住户提供更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而截至2009年3月,我们已在超过33个发展项目上应用有关研究。年内,彩盈邨及牛头角上邨乃首批在设计及建筑上应用微气候研究的新落成屋邨。

相片: 不同楼宇类型的公共空间自然空气流动电脑模拟
不同楼宇类型的公共空间自然空气流动电脑模拟

生物多样性评估

房屋发展绝不能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此乃房委会一直坚持的理念。我们致力减低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包括生物多样性。我们对邻近高生态价值地区的发展项目进行生物多样性评估。苏屋邨重建项目正是一例。现时屋邨内各式各样的植物将会被保留作为新发展项目的完整景观,并会于短期内对邨内及其邻近狮子山郊野公园(鹰巢山)的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普查;而其亦与水泉澳一样,将于2009/10年进行郊野公园的生物多样性研究。水泉澳被马鞍山/慈云山郊野公园包围,附近有两条河道。

Hong Kong Housing Authority 列印此页 Eng 繁体 简体纯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