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房屋委员会 / 房屋署网页

[首页] [English] [繁体中文] [简体中文] [图文版本] [关闭]

迈步持续发展路

| 报告摘要 | 主席的话 | 关于可持续发展报告 | 工作重点 | 关于房屋委员会 | 管治架构及管理 | 环保工作成效 |
| 社会工作成效 | 经济工作成效 | 业务相关者的参与 | 个案研究 | 上年度工作目标 | 目标与前景 | 核实声明 | 回应意见 |
社会工作成效之下章节 :
| 安全工作成效 | 保障工人的工资与权益 | 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环境 | 健康和卫生 | 员工发展与参与 |

社会工作成效

房屋委员会 (房委会) 作为一间肩负社会责任的公共机构,一直全力保障雇员、业务伙伴和租户的福利。多年来,房委会多管齐下,务求在多方面取得成绩,包括倡导业务相关者培养安全文化、维修及更完善管理现有公营房屋、保障工人工资、创建可持续发展生活环境和鼓励职员发展技能自我增值。

我们欣然汇报房屋署连续第三年获得由香港社会服务联会颁发的“同心展关怀”标志,以嘉许我们的良好企业公民精神及对社会的关怀精神。我们今后会继续努力,为社会谋福祉。

过去一年,我们严格遵守所有相关社会法例,但年来共有五宗涉及承建商营运活动滋生蚊虫检控和定罪个案。



安全工作成效

2007 年,房委会欣然录得零宗致命工伤和零宗职业病,工伤个案则有 40 宗。我们每千人计算的雇员工伤率为 4.6 宗,远低于香港所有经济活动每千名雇员 16.9 的工伤率。

2007/08年度安全工作的目标 进度
继续加强监管意外率偏高的承建商。
已达标
加强“安全、环保及卫生支付计划”,推出更多与表现挂钩的奖赏措施,促进工地安全。
已达标
加强监控地盘高风险工作。
已达标
继续定期举办最佳安全作业模式研讨会,让承建商和工程小组参与。
已达标
继续与各业务相关者合作,参与全港安全运动和宣传活动。
已达标
针对有潜在健康和安全风险的办公室运作,改善安全水平。
已达标
继续为员工提供安全培训。
已达标
发出工地安全手册及指引。
已达标
将每千名建筑工人的意外事故比率控制在 25 宗以下。
已达标

建筑地盘安全成效
作为香港最大的房屋发展机构之一,我们推动辖下工作场达到卓越的安全水平,不遗余力。对于在前线为公众提供产品与服务的职员和业务伙伴,我们充分关顾。我们早于 2000 年拟定“地盘安全策略”,内容涵盖五大范畴 40 项措施:

  1. 意外分析
  2. 招标及合约
  3. 赏罚制度
  4. 与地盘相关的安全文化和安全系统
  5. 机构的安全文化和安全系统

房屋建设要臻达可持续发展的 理想,决不能允许建筑地盘出现粗制滥造的作业模式或忽视安全。正因如此,我们规定承建商在遵守合约规定和法定要求的同时,亦鼓励透过我们的“安全、环保及卫生支付计划”采取安全措施。在这套计划下,承建商可报销因实施健康、安全及环保作业模式的支出,每项工程的所有安全项目平均资助总额约为合约造价的 1% ,最终金额视乎新工程合约的规模而定。2007/08 年度,我们透过本计划向各类新工程合约及大厦维修工程与屋宇装备工程合约支付的款项总额分别为 28 500 000 港元及 12 700 000 港元。此外,评估新合约标书时,我们亦会考虑承建商过往涉及的严重或致命意外纪录,安全纪录欠佳的承建商中标机会相对较低。这项安排有助推动承建商改善安全表现。

安全工作成效分析
根据政府数据, 2007 年建造业共有 3 135 宗职业工伤个案,当中 37 宗属致命意外。我们相信只要采取简单的预防措施或实施完善的作业程序,大部分意外均可避免。

一直以来,我们致力向工程承建商推广建筑安全,这方面的工作成效甚为理想: 2007 年我们录得零宗致命意外,意外率亦稳步改善,从 2001 年每千名工人计 55.8 宗大幅下降至 2007 年的 11.9 宗,而且水平远低于全年目标的每千人 25 宗意外。此外,上述数字亦远胜于业界整体工伤率。本港建造业的平均数字 2001 年为每千人 115 宗意外, 2007 年则为 60.6 宗。

招标与合约
房委会时刻提醒承建商注重工作安全。我们的安全政策已纳入一般指引,并广泛派发予所有已登记的承建商。为确保承建商会由上而下地严守工作安全指引,我们特别在新工程项目及维修工程的招标书加入多项防范措施,藉此加强风险管理和提升前线人员的能力。这些措施包括将 OSHAS 18001 职业健康及安全管理系统列为承建商的登记要求,这适用于“建筑工程承建商 (新工程项目) ”、“打桩工程承建商”及属于优质维修工程承建商的“建筑 (维修工程) 承建商”,以及标明曾发生严重事件的承建商,例如涉及致命意外或发生严重失当行为的承建商,须进行严格检讨。

承建商表现评分制
我们采用多年的承建商表现评分制,有效监察和衡量建筑及打桩工程承建商的表现,成效有目共睹。于 2007 年年底,不同承建商于表现评分制下的平均得分相对 2002 年年底的数字均有所提高:

承建商类别

承建商表现评分制平均得分升幅 (与 2002 年年底数字比较)

建筑工程 3.1%
电业 15.1%
消防装置及水泵 16.3%
升降机及自动扶手电梯 3.6%

鉴于本制度深具成效和裨益,我们计划在今年稍后尝试将此计划扩展至拆卸工程及花木种植工程承建商。

安全稽核制度
为提高工作场所的安全标准,我们定期监察和检讨承建商的表现。除了实施承建商表现评分制,我们还持续推行房委会的安全稽核制度 (HASAS) ,每季由独立的认可安全审核员查核承建商的安全表现。这类稽核可全面反映承建商的安全作业水平,有助其后评估他们的安全表现。任何承建商的安全稽核得分低于 70% ,房委会便会发出警告,甚至暂时撤销其投标资格。于 2007/08 年度,我们合共为 40 份建筑、打桩、拆卸及土木工程合约进行安全稽核,全年地盘安全稽核的总开支约 3 900 000 港元。

2007 年,我们进一步改善安全稽核制度,包括:

  • 提高地盘安全管理系统成效所占的稽核得分比重;
  • 将安全稽核制度的涵盖范围扩展至屋宇装备工程指定分判合约;
  • 将安全稽核制度的表现与 “ 安全、环保及卫生支付计划 ” 挂钩,根据安全稽核的得分级别决定支付的款额;及
  • 着重针对高风险或意外率高的工作。

倡导安全文化
年内,房委会继续与业务相关者缔建伙伴关系,以及参加各类全港安全推广活动,从而增强安全意识和推广地盘安全。我们欣然汇报,房委会的承建商表现杰出,在多个全港安全推广活动中获得嘉许。

此外,我们与建造业议会属下的工地安全委员会紧密合作,携手推行安全措施。年内,我们向所有工程承建商和物业管理服务供应商派发多份建造业议会工地安全委员会印制的安全指引 (例如塔式起重机安全指引、 建筑地盘车辆及流动机械安全指引和在炎热天气下工作的工地安全指引) 。

为提高业务相关者的安全意识及推广安全文化,我们与职业安全健康局合作,联合召集业界签署“携手共建安全文化”安全约章。安全约章于 2007 年 7 月举办的“工程和物业管理安全约章签署暨安全研讨会”正式生效,研讨会吸引逾 800 名承建商代表参加,踊跃学习业界的最佳作业模式。



保障工人的工资与权益

承建商工人工资保障
为保障建筑及拆卸工程承建商的前线工人免受拖欠工资之苦,我们推出多项措施确保和监察承建商支付工资。2007 年 6 月,我们扩大多项措施的范围,包括聘请劳资关系主任及推行来索即付保证书计划等,以涵盖所有地基工程承建商,促使他们按时支付工资。截至 2008 年 3 月底,共有 29 份新工程合约加入这些新措施,为 15 179 名工人带来工资保障。为精简支发工资的程序,现时愈来愈多承建商工人以银行直接自动转账方式收取工资。

保障非技术工人的权益
房委会悉力防止承建商触犯《雇佣条例》及违反合约规定,当中尤以保障非技术工人的权益为要。为打击这类违例行为,我们现已实施记分机制。承建商触犯相关规定会接获失责通知书并被记分。我们在招标程序中会考虑投标者的总记分,因此承建商被记分会影响其日后投标。

此外,我们亦透过房委会中央巡查队积极进行监察。于 2007/08 年度,中央巡查队共查阅 27 个屋邨共 42 份清洁及保安服务合约所涉的 1 421 份员工雇佣记录,并约见 1 202 名非技术工人。与此同时,我们亦利用资讯单张、热线、面谈、研讨会及简报会教育非技术工人,向他们讲解受雇的相关权益。

2008 年 3 月,我们推出电子样貌识别系统,取代承建商原有的人手签簿考勤制度,从而提升合约管理质素。此全新的电子系统可识别工人的面部特征,目前已开始应用于撷取不同屋邨管理处的清洁工人及保安护卫员值勤记录,保障工人免被剥削 , 并防止出现任何违规或违例情况。



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环境

创造舒适关怀的环境,让居民乐享美满生活,与家人及环境和谐共处,是房委会一贯的承诺。我们持续改善公共屋邨的管理和质素,并在不同屋邨贯彻采取“通用设计”,以及在社区推广“居家安老”文化。

2007/08 年度社会工作的目标 进度
继续在所有公共屋邨及工厂实施“扣分制”,藉此改善居住和工厂环境。 已达标

促进家庭守望相助
房委会辖下公共屋邨的居民当中,约有 411 300 名 60 岁或以上的长者。为推广家庭作为核心的社会价值观,实践“居家安老”概念,我们于 2007 年 10 月推出连串公共屋邨编配与管理措施,以及鼓励年青家庭成员与年长亲属同住或迁往邻近单位以便照顾。截至 2008 年 3 月底,公屋轮候册约有 1 600 个家庭受惠于“天伦乐公共房屋住屋”计划获提前进入配屋阶段。另有 800 名长者租户透过“天伦乐加户政策”将成年子女及其家属加入户籍,令 1 152 名市民受惠。此外,年内共有 210 名来自 136 个家庭的市民透过“天伦乐合并户籍计划”合并户籍,以安排家中长者与子女同住,从而维系家庭伦理及互助关系。在“天伦乐调迁计划”下,则共有 170 个公屋租户被调迁至父母 / 子女住所附近居住。

照顾长者
2008 年 1 月,我们与寰宇希望协办“长者希望日”,加强宣传“居家安老”概念,另配合“长者康健在屋邨”计划,在各屋邨举行巡回教育讲座,以及安排义工探访长者租户和进行安全评估,使长者拥有更安全的居住环境,同时预防长者在家中跌倒。连串安排对行动不便的年长租户大有裨益,避免他们成为“隐蔽长者”。

和谐生活
年内,为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十周年,房委会筹办了三项以建立“和谐家庭、融睦社区”为主旨的活动。

鉴于天水围近来的社会问题,我们举办“庆回归 — 十载情系天水围”活动,在社区宣扬和谐合作的讯息。我们编排了连串节目,包括摄影比赛和一幅由大众以手指点画的 250 平方尺大型图画,邀请居民、学校、区议会和非政府组织参与。房委会还与社工合作,向居民讲解天水围的自然环境、社区面貌和现有的支援服务,此外并设立热线,方便租户查询资料和征询意见。

除上述活动外,房委会还为房屋资讯台制作了八出影片,在社区推广和谐关系。影片分别访问多名社工及来自非政府组织的专业人士,向观众提供如何避免与家人发生磨擦的实用贴士及意见。

无障碍通道的通用设计
我们早于 1998 年开始将无障碍通道的原则纳入屋邨设计,照顾行动不便的租户。我们更在现有屋邨应用这套概念,由 2001 年至今已改善约 200 个屋邨的通道设施,并采纳专业意见为个别伤残人士进行家居改动工程。

为迎合租户的多元化需要,房委会于 2002 年在辖下所有住宅单位及公共地方全面采用通用设计,例如无障碍通道、“居家安老”及便利伤残和视障租户的设计。提供的设施包括斜坡及无障碍通道、凹凸纹引路径、视听资讯、家居安全设备及特别设计的儿童游乐设施。房委会亦已于 2006 年初开始为现有屋邨的视障居民进行改善工程。

2007 年,石硖尾邨第一期全面采用“通用设计”概念,为“ 居家安老”奠定重要里程碑之余,也让有不同需要的租户和谐共融,一同在社区生活。我们在邨内安装了首个视障人士凸字地图,同时设计适合不同年龄儿童的游乐设施,也充分照顾行动不便儿童的需要。为庆祝全面落实“通用设计”概念,以及教育公众体谅残疾人士的需要和突显“和谐共融”的好处,屋邨特别举办嘉年华会,吸引 700 多人参加。

便利的付款方法
为方便公屋租户交租,我们已增辟柜台收租途径,提供更快捷的租金缴付方法。公屋租户除可在便利店交租外,亦可在全港 50 多间港铁客户服务中心缴费。

清拆重建旧公屋大厦 缔造更美好居住环境

我们最初于 1988 年落实“ 整体重建计划”,目标是清拆全港 566 幢旧公屋大厦。截至 2008 年 3 月底,我们已清拆 559 幢旧公屋大厦,达标率为 98.8% ,其余七幢、共提供 5 405 个单位的牛头角下邨旧公屋大厦,其清拆工程则预计于 2009 年年中完成。

由于修葺苏屋邨及东头邨第 22 座不合符成本效益,我们计划清柝有关大厦。苏屋邨暂定于 2008/09 年度及 2011/12 年度分两阶段调迁受影响居民,而东头邨第 22 座将于 2012 年清柝。

2007/08 年度,房委会协助地政总署及屋宇署安置共 400 个家庭。这些家庭是 100 次寮屋清拆行动和 300 幢唐楼违例天台僭建物清拆行动中的受影响住户。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支援其他政府部门,同心协力在香港推广可持续发展房屋。

不断改善公共屋邨
我们致力优化租户的生活质素,所以不断寻求机会,在公共屋邨增设更现代化、更完善的设施。2007/08 年度,我们继续改善辖下公共屋邨的设施。最近期的改善工程包括改良公共天线系统以配合推行数码电视广播,以及提供免费公众 Wi Fi 无线上网服务。

我们持续推行的工作
回顾 2007/08 年度,我们在全港公共屋邨进行的改善工程摘要如下:

  • 供水系统
    • 翻新 11 个屋邨共 27 个泵房,迄今已翻新 305 个泵房
    • 更换 77 个铸铁水泵,改用更耐用的不锈钢水泵
    • 更换 18 个高速水泵,改用低速低噪音水泵
  • 电梯改良计划
    • 完成大兴邨 24 部电梯的改良和更新工程
    • 正更换石硖尾邨 、禾輋邨、长青邨及大兴邨共 61 部电梯
    • 配合低层住宅大厦安装电梯的可行性研究,在大兴邨兴伟楼加装两部电梯
  • 住宅单位电线重铺计划
    • 完成 12 833 个单位的电线重铺工程,超出原订目标
    • 同时改良电插座电线
    • 完成本计划下八项工程,其余五项将于 2008/09 年度完
  • 渠务大使计划
    • 第十轮室外排水管检验工程已于 2007 年 4 月展开
    • 计划推行以来,共检验了 1 031 幢大厦,并修理其中 204 幢大厦的排水管

新推出的现代化服务

  • 提升公共天线系统
    • 2007 年 9 月开始改良房委会辖下屋邨的公共天线系统,为推行数码电视广播作好准备,让租户能接收高清电视广播
    • 截至 2008 年年初,已改良了香港、九龙及沙田部分地区共 68 个屋邨的系统
    • 其余屋邨的系统升级工程将于 2008 年 8 月完成,以配合第二阶段数码电视广播的推行
  • 免费 Wi Fi 无线上网服务
    • 2008 年 1 月开始在 120 个公共屋邨设立约 1 000 个公用接驳点和上网热点,提供免费无线上网服务
    • 由2008 年 8 月起,另一个服务供应商会为 45 个屋邨提供免费 WiFi 无线上网服务

管理服务承办商
我们对物业管理服务公司要求很严格,务求选聘有能力和表现良好的公司管理公共屋邨,确保租户享有优质的居住环境。因此,我们改良了物业管理服务公司的招标评选程序,提高物业管理服务公司的过往表现所占的评分比重,由以往的 36% 增至 50%。新评分机制于 2007 年 6 月生效,目的是评选物业管理服务公司时,平衡财政与服务质素。

公共屋邨物业管理
我们于 2003 年 8 月开始实施屋邨管理扣分制,以确保租户的行为考虑他人,顾及公德。本制度主要是促进环境卫生和改善公共屋邨管理,最终为租户建立可持续且健康怡人的居住环境。

根据扣分制,租户每作出不当行为便会被扣分,如两年内扣满 16 分或以上,房屋署便会发出迁出通知书,要求租户迁出单位。

扣除分数

截至 2008 年 3 月被扣分的住户数目

< 10
2 670
10 – 15
191
> 16
14*
总数
2 875

注:房屋署已发出迁出通知书,并收回 9 个单位。

由 2007 年 10 月起,屋邨管理扣分制亦扩展至混合业权屋邨,包括 39 个“租者置其屋计划”屋邨及 3 个“可租可买计划”屋邨。此外,扣分制于 2008 年 1 月 1 日起新增两项不当行为:“在公众地方非法赌博”及“把出租单位作非法用途”,违规者会分别被扣五分及七分。

根据“公营房屋住户综合统计调查”的结果显示,屋邨管理扣分制实施后,我们辖下屋邨的清洁和卫生情况显著改善,租户整体满意度亦由 2003 年52.1%增至 2007 年 71% 。



健康和卫生

一般卫生情况
为保障住户的健康,在流感高峰期我们均会在公众地方加强清洁及消毒工作,范围包括公共设施、游乐场、幼稚园和长者中心附近。我们于 2003 年 6 月开始在大厦地下升降机大堂设置消毒洁手器,并透过发出定额罚款通知书加强在屋邨检控随地吐痰及乱抛垃圾的人士。随着本港推行控烟政策,现时房委会所有公共屋邨均全面禁烟。

中秋节期间,我们派出由70名房委会职员及 200 名保安护卫员组成的特别巡逻队巡查公众地方,打击“煲蜡”及乱抛垃圾等行为,并针对有关问题在各屋邨举办教育活动,加强向公众宣传有关讯息。在三天行动中,巡逻队伍共发出五张定额罚款通知书,另发出超过 700 次口头警告。

控制蚊患
为防止社区爆发由蚊子传播的传染疾病,我们指示清洁承办商检查所有卫生黑点和清理所有蚊子可能繁殖滋生的地方。我们的防蚊清洁队伍每日也巡查及清理集水沟、排水渠及有积水地方等高危地方。为彻底消灭这些地方的蚊子、幼虫和蚊卵,我们每隔两星期便喷灭蚊油一次,同时修剪树木及杂草,另在每月诱蚊产卵器指数高的屋邨,安装共 240 个捕蚊器。年内我们在25个屋邨举行巡回嘉年华,加强宣传防蚊患讯息,从而提高公众对这方面的意识。

商业楼宇管理
房委会于 2006 年 10 月开始在商业及零售设施实施类似公共屋邨管理扣分制的“改善扣分制”,租户如作出不当行为,会根据行为的严重程度被扣分。这个计划成效颇佳,根据 2007 年“公营房屋住户综合统计调查”的结果,约有 77% 受访者表示此计划推行后商业及零售设施的清洁卫生情况有所改善,居民可享受更惬意的购物体验。

我们也推出每季奖励计划 —“最杰出洗手间管理”及“最卫生食肆”等奖项,进一步改善商业及零售设施的清洁情况。

扫荡无牌熟食档
无牌熟食小贩活动严重影响公共屋邨的卫生环境。2007/08 年度,我们共执行 10 805 次突击扫荡,并与食物环境卫生署及警方采取 185 次联合行动打击无牌熟食小贩,结果拘捕 192 人及检获 1 242 件货物。春节期间,为防非法摆卖活动猖獗,我们特别成立八支共约有 60 人的特别队伍,分别巡查及扫荡各屋邨的熟食小贩摆卖黑点。截至 2008 年 3 月,共有九个公屋租户因为这项不当行为被房委会按照屋邨管理扣分制记下七分。



员工发展与参与

人力资源是我们最大的资产,全赖员工努力我们才可畅顺运作。我们竭诚为职员提供发展机会,因此经常筹办各类培训课程及经验分享活动,范围涵盖工作技能、专业发展及个人素质等。

2007/08 年度员工发展工作目标 进度
征询并分析房委会员工对环保培训的需要,举办研讨会和在房委会总办事处的环保角展出环境资讯,以及在“易学网”提供环保讯息,从而加深员工的环保意识和知识。 取得极大进展*
检讨进行内部电话调查的需要,以评估及监察房委会员工的环保意识,并透过培训及改善沟通政策,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 已达标
* 我们的目标是举办六次研讨会和在房委会总办事处举办四次展览。截至 2008 年 3 月底,我们已举办了八次研讨会及展出三套展品,第四次展览受 2006/07 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的进度影响,延至 2008 年 5 月举行。

内部技能发展
我们继续透过课堂及网上学习系统提供全方位培训,进修课题涵盖房委会运作的所有范畴,协助员工掌握最新的实务手法和知识,练就更卓越的监督管理技能。此外,我们亦推出多项赞助计划,例如“合约员工发展计划”、“前线员工外界培训赞助计划”及“外界管理培训赞助计划”,积极鼓励员工增进技能。

2007/08 年度,我们顺应多项企业的措施和员工需要,推出不同种类的培训课程。每名员工的平均培训费用为 1 964 港元,超出我们主要成效指标 (KPI) 承诺的 1 800 港元。

    注:
  1. 培训课程性质的分析,是以员工参加课堂培训的日数为依据,并未计入经网上学习平台及为非房委会员工而提供的培训日数。
  2. 职业训练指技术及专业培训课程。
  3. 管理及传讯类别指客户服务、领导才能、传媒应对管理、语言课程、人力资源管理等培训课程。
  4. 其他类别包括职员诚信课程、国情研习课程等。

我们除举办传统的课堂培训外,还设立房委会“易学网”网上研习平台,鼓励员工自学进修。2007/08 年度,“易学网”共录得 5 370 000 次点击,超出 5 000 000 次点击的承诺目标。该网站的使用率持续偏高,显示员工也认同“易学网”既方便且易用,是汲取与工作相关知识的另一途径。

为确保培训资源得以善用,我们必须经常衡量每项资源的成效。去年,我们除如常收集课堂培训学员的意见外,还开始计量业务伙伴 / 项目赞助机构对度身设计课程的满意度。结果发现学员对课程及度身设计项目的满意度有上升趋势,而且已超逾我们的承诺目标。2007/08 年度,86.2%使用者对我们的课程及服务给予“非常有用”或以上的评级。

多年来房委会的技能发展计划为机构措施和不同业务环节提供巩固的基础。2008 年年初,我们推出“深化部门基本信念”活动及扩大培训计划,务求增进属下员工的能力和见识。房委会年内举行和筹办的全面培训及推广活动,主题涵盖策略、技术与专业知识,以及社会福利。

加强意识
过去一年,我们为使员工更熟悉企业的基本信念与措施,筹备了多项推广活动。例如,我们配合“深化部门基本信念”活动设计了一个崭新的宣传工作日志,并在 2007 年 11 月至 12 月举办“对联比赛”,提高员工对房委会基本信念的意识。员工对比赛反应非常热烈,参赛对联超过 400 对。

此外,我们亦在机构内部推广健康知识,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我们提供“乐健坊”网上平台,教导员工如何兼顾工作和健康。另外,我们亦于 2007 年 10 月至 12 月举行“健康网站提名运动”,唤起员工的健康意识。为进一步推广健康意识,我们还举办健康常识网上问答比赛,收到约 9 300 个正确答案。

员工参与
我们深切明白若要维持身心健康,必须做到工作与生活平衡,因此我们为员工及其家属安排多种社交及体育活动,包括郊游、远足、缤纷墟、美食宴及比赛等,此外还有多种消闲课程供他们选择,例如爵士舞、瑜珈、太极、社交舞、国画、健康舞及武术等。年内这些活动共吸引 7 300 多人参加。

我们希望员工参与机构内部活动之余,亦积极投身慈善工作,透过种种关怀活动向社会伸出援手,造福人群。年内,房委会的“义工兴趣小组”参与下列活动:

  • 大榄郊野公园“公务员义工传爱心”植树活动
  • 在 2008 年香港植树日携手种植“奥运林”,纪念中国首次主办奥运会
  • 在长者日探访居住于黄竹坑邨的长者,派发内有寒衣及食品的礼物包
  • “耆乐安居家居维修计划”为长者髹漆粉饰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