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金融海嘯發生,2008/09年度是不容易的一年。為了減輕業務相關者(包括承建商及租戶)的財政困難,我們採取了多項措施,包括把地基工程合約和新工程建築合約的來索即付保證書擔保額由10%減至3%;提早支付保險費;把付款期由21天縮短至14天;在新工程合約的每月付款期之間加插中期付款;以及為屋村維修保養工程的施工訂單新增中期付款。推出這些措施,全賴我們與承建商建立了夥伴合作精神。
面對金融海嘯和2008/09年度經濟下滑,政府呼籲各方盡力創造就業機會。為此,我們於年內提前開展數個工程項目,包括拆卸觀塘分層工廠大廈、建造天水圍104區社區綜合服務大樓,以及批出啟德1B地盤的設計和建造綜合合約。
由於須確保房委會的經濟工作達致可持續的成效,尤其於經濟不景時,因此我們透過善用物料和採用最先進的建築技術,謀求實用而具成本效益的建築方案,而同時優化品質和提高安全水準,改善住戶的生活環境。
2008/09年度經濟工作成效目標 | 進度 |
---|---|
實施新租金調整機制和跟進《公屋租金政策檢討》的結果。 | 已達標 |
繼續減低租住公屋的空置率。 | 已達標 |
實施租約管制和舉辦教育宣傳活動,減少濫用公屋資源的情況。 | 已達標 |
繼續對樓齡較高的屋村進行評估,加快進行預防性維修、修復和改善工程。 | 已達標 |
房委會在財政上獨立自主,並運用其內部資金維持轄下龐大的公營房屋計劃。2008/09年度的財務報表已載錄於我們的年報之內。
截至2009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綜合收益表
港幣(百萬元) | |
---|---|
綜合運作帳目盈餘 | 4 111 |
資金管理帳目赤字 | (4 007) |
代管服務帳目赤字 | (7) |
年度盈餘 | 97 |
2008/09年度綜合運作帳目盈餘分項數字
港幣(百萬元) | |
---|---|
租住房屋業務赤字 | (1 146) |
計及特殊項目前的商業樓宇業務盈餘 | 536 |
計及特殊項目前的資助自置居所業務盈餘 | 4 711 |
計及特別收入及特殊項目前的年度盈餘 | 4 101 |
加:特別收入 | 12 |
減:特殊項目 | (2) |
綜合運作帳目的年度盈餘 | 4 111 |
2004/05至2008/09財政年度的資本開支
項目 | 港幣(百萬元) | |||||
---|---|---|---|---|---|---|
2004/05 | 2005/06 | 2006/07 | 2007/08 | 2008/09 | ||
建築工程 | 7 228 | 3 467 | 3 634 | 4 950 | 5 845 | |
改善工程 | 174 | 214 | 107 | 162 | 249 | |
電腦系統 | 105 | 84 | 111 | 117 | 107 | |
資本開支總額 | 7 507 | 3 765 | 3 852 | 5 229 | 6 201 |
截至 2009 年 3 月 31 日,房委會可用於投資的資金為 563.75 億港元,較 2008年 3 月 31 日增加 8.28億港元。
2008年1月1日,我們引進新的公屋租金調整機制,取代租金與入息比例中位數10%的法定上限。新機制按租戶的家庭入息變動而調整租金。是項新租金政策旨在訂定更貼近租戶負擔能力的租金水平,從而達到我們為有真正需要人士提供公屋的目標,讓公營房屋計劃得以長期持續推行。
在新的租金調整機制下,公屋租金每兩年檢討一次。首次檢討定於2010年進行。公屋租金調整比率,取決於收入指數的變動,惟加租幅度上限為10%。
年內,政府為支援本港弱勢社群,推出紓緩通貨膨脹措施,除了繳付額外租金的家庭外,一般公屋租戶毋須繳交2008年8至10月共三個月租金,轉而由政府承擔。此外,我們安排把2008/09年度全年政府差餉寬免轉歸租戶,所有租戶都可受惠。
在2008年9月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我們於短時間內向零售及工廠租戶提供租金寬免。我們在2009年1至2月兩個月內,向零售及工廠租戶提供租金優惠,減免50%的淨租金(不包括差餉及冷氣費)。就工廠租戶而言,除了現有的租金評估機制,我們亦於續訂固定年期的租約時,採取更靈活的措施。
我們的首要職責是為未能負擔私人出租樓宇的市民提供公共租住房屋。2008/09年度,我們共編配約25 000個單位予公屋輪候冊申請人,一般申請人和一人長者申請人的輪候時間分別為1.8及1.2年。
公屋的平均輪候時間 | ||
---|---|---|
我們的承諾 | 實際輪候時間 | |
一般申請人 | 3 年 | 1.8 年 |
單身長者申請人 | 2 年 | 1.2 年 |
第13期特快公屋編配計劃於2008年7月推出,旨在提高較難租出單位的出租率,盡量善用房屋資源。根據是項措施,合資格的公屋申請人會有兩次機會選擇公屋單位。截至2009年3月底,約共2 110個家庭循此途徑獲編配公屋單位,當中包括50個於第12期特快公屋編配計劃受惠的家庭。
此外,為了進一步減低房屋資源的空置率,我們向願意入住空置較久單位的公屋申請人提供優惠。凡申請人入住空置12至24個月的單位,可享八個月半租優惠;而入住空置24個月以上的單位,可享12個月半租優惠。2008/09年度,在這項安排下共租出2 160個單位,當中1 210個單位透過特快公屋編配計劃租出。
為了遏止濫用公屋資源,我們成立善用公屋資源分組,負責密切監察涉嫌濫用公屋的個案,並展開調查,而有需要時會進行深入偵查。
年內,我們調查了6 800多宗懷疑濫用公屋個案,另審查了約5 700宗個案的申報記錄,以確定租戶是否仍符合資格入住資助房屋。地區租約事務管理處擔當支援角色,負責採取防禦措施,例如每兩年巡查公屋單位一次,並憑藉日常管理工作和處理租約事務的經驗作出支援。年內經雙方共同努力所收回的單位,加上因其他原故而自願交回的單位,可重新編配予有需要的家庭。
濫用公屋的根源在於住戶的心態,而教育正是最佳的治本方法,可避免問題延續。我們籌辦了多項宣傳計劃,例如張貼海報、派發宣傳單張、製作短片及舉辦社區外展活動,宣傳公共房屋的價值及好處,提醒租戶珍惜公共房屋資源。
為了防止及打擊公屋和商業樓宇租戶拖欠租金,我們相信最佳辦法是讓租戶有方便準時交租的途徑。根據是項原則,我們已推出多項措施:
由於收租網絡擴大,欠租個案穩步減少,情況令人鼓舞。年內,拖欠租金比率由3.5%下跌至低於3%。
2008年12月,隨著互聯網服務開拓,原先的查租熱線服務得以擴充。租戶現可上網自行查核最新的交租狀況及過去六個月的交租記錄。此外,截至2009年3月,我們已安裝100個查租易服務站,租戶可從服務站查核應交租金數額,需要時可列印租金查詢通知書。
隨著政府於2002年為公共房屋政策重新定位,我們已停建及停售居屋單位。至於16 700個剩餘居屋單位存貨,我們已於2007年起按計劃逐步出售。
期數 | 開售日期 | 發售的剩餘居屋單位數目 | 售出居屋單位數目 | 售出居屋單位百分率 |
---|---|---|---|---|
第 1 期 | 2007 年 1 月 | 3 056 | 3 052 | 99.87% |
第 2 期 | 2007 年 8 月 | 3 255 | 3 255 | 100% |
第 3 期 | 2008 年 2 月 | 3 052 | 3 018 | 98.89% |
第 4 期 | 2008 年 9 月 | 3 221 | 1 900 | 58.99% |
首三期發售的單位極受市民歡迎,銷售率接近100%,合共售出9 325個單位。然而,2008年第四季出現的全球經濟危機,以及本港經濟面對不明朗因素,影響了第四期銷售工作,以致該期推售的3 221個單位只售出約1 900個(約59%)。因應第四期的銷情和市場情況欠佳,我們決定在2009年第四季推出第五期銷售工作時,發售約1 400個單位。我們制訂日後銷售剩餘居屋單位的工作時,會繼續密切留意市場情況。
在出售剩餘居屋單位時,售樓章程已根據內部及外部指引編製,包括地政總署法律諮詢及田土轉易處發出的通函、香港地產建設商會發出的守則、香港法律改革委員會發出的報告,以及其他相關機構的刊物。
縱然在社會及環境方面達到可持續發展的最佳成效,但不透過實用和符合成本效益的設計,以致在經濟範疇的持續成效不彰,我們的房屋計劃亦難以持續發展。
我們考慮到地盤限制及善用發展潛力,自2000年起興建因地制宜的非標準化住宅樓宇。我們於2008年根據近年來多元化的建築發展項目,建立了一個「構件式單位設計」資料庫。構件式單位旨在以最符合居民利益的設計,減低環境影響,並透過擴大使用機械化建築程序,提高效益及生產力。
根據2009年2月/3月收到的建築工程合約標書,以及成本顧問報告的結果,我們的樓宇上蓋建築成本,普遍比私人市場的同類項目低約36%。我們更引進新軟件以優化轄下樓宇的結構設計,成本數字可望進一步改善。
本年度是房委會採購策略的重要里程碑。為了善用外間資源,引進創新設計及先進科技,同時維持必要的品質監控,我們在啟德1B地盤的公營房屋發展項目採用嶄新的綜合採購模式。這種新的模式將創新的理念融入設計、生產及研究,廣泛採用機械化建造過程,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概念。
由於我們的樓宇不受《建築物條例》監管,獨立審查組參照屋宇署的做法,就房委會所有現存和新建樓宇,以及改建工程作第三者監管。獨立審查組直接向房屋署署長負責,並取得屋宇署署長的支援和指引。獨立審查組亦負責其他與確保樓宇質素有關的職務,包括:
全方位維修計劃系統為有關工作提供電腦化支援,不但準確保存各項維修記錄及個別單位的維修詳情,而且方便員工發出及處理施工通知,以及預約和安排維修工程。家居維修大使進行檢查工作時,更可利用電子手帳即時取得所需資料。此外,我們設有保養熱線,住戶可安排預約檢查和查詢個別單位的維修進度,以及提供意見。
為了向住戶推廣全方位維修計劃及其好處,我們在大窩口村設置維修保養教育徑,以及安排流動維修保養教育專櫃作巡迴展覽,迄今已完成在74個屋村的展覽,吸引合共21 600人參觀。據顧客滿意度調查顯示,全方位維修計劃廣受好評。在該計劃推出後,住戶對維修及保養服務的整體滿意度由40%大幅上升至86%(以2008年10月前完成全方位維修的住戶計算)。同時,有73%的受訪住戶認為全方位維修計劃在改善家居維修方面屬「非常有效」或「有效」。有見成效良好,我們已把全方位維修計劃,擴展成為一個涵蓋其他保養和改善工作的固定計劃。
在全方位維修計劃、全面結構勘察計劃及屋村改善計劃互相配合下,我們能保持屋村質素,延長其使用期,從而確保房屋單位可持續使用。
我們透過全面結構勘察計劃,為樓齡超過或接近40年的屋村檢查樓宇結構安全,並評估修葺成本和住屋質素。年內,華富村及坪石村的勘察工作完成,我們決定把這兩個屋村保留,延長其使用期15年。所需的修葺及改善工程,將與屋村改善計劃同時進行。該計劃旨在活化舊屋村,並促進村內的社區聯繫。以坪石村為例,改善工程包括在現時並無升降機的低矮樓宇安裝升降機。
明年,我們會檢查美東村、葵盛西村、瀝源村和愛民村可否繼續保存。在未來10年,全面結構勘察計劃會推展至另外32個樓齡較高的屋村。
我們的零售店舖,大部分透過公開招標和直接協商方式,以市值租金出租。對於一些吸引力稍遜的舖位和地方,我們會採取短期租賃策略,以提高其租用率,例如即時競出租金投標、接受即時申請,以及容許某些空置舖位經營多種行業等。我們除了定期檢討店舖的行業組合外,還不時加入新行業,以配合市場趨勢。
為了確保我們零售店舖的管理和租賃具競爭力及成本效益,我們亦聘請顧問提供專業意見。
我們一方面提升商業設施的零售潛力,亦同時探討如何盡量善用吸引力稍遜的地方,作有利社區的用途。我們重新編排商業舖位,並已陸續租出。
地點 | 措施 | 進度 |
---|---|---|
天恆村停車場 | 把1樓、2樓和5樓改作電話投注中心暨義工及培訓中心 | 接近完成,將於2009年4月開幕 |
南山街市 | 把多個街市檔位重新組合成一個供經營漁農產品的大面積舖位 | 已完成 |
兆康苑 | 把多個街市檔位改成一個面積約244平方米的飲食中心 | 已完成 |
富山街市 | 把多個街市檔位合併為一個舖位 | 已完成 |
我們亦致力為社區提供福利用途設施。年內,我們把合共6 290平方米的額外面積改作鄰舍中心、日間護理中心、安老院舍、社會服務外展辦事處、青年中心,以及輔導服務中心。
同時,我們為轄下商業設施進行大規模翻新工程,包括粉飾外觀、改善照明、美化鋪面和天花,以及改善廁所和空調系統,以締造更理想的營商環境,提升零售潛力。
在資訊科技方面,我們繼續投入可觀的資源,以進一步改善業務運作,提升服務效率,為住戶提供更方便的服務。
2008年10月,我們推出網上非住宅物業管理系統,終止使用主機電腦進行有關工作,房委會的資訊科技作業從此邁進新里程。我們於年內另一項重要成績,是為租戶推出互聯網服務,藉此提供更優質、更方便的顧客服務。該等服務的使用率穩步上升,而我們日後會加入更多網上功能,以助業務發展及聯繫顧客。
近年,我們引入嶄新技術,例如臉孔辨識技術、三維電腦輔助設計、電子手帳及行動裝置等,借助資訊科技以革新營運方法和精簡工作流程。自2008年開始推行的外展房屋管理系統,免除以往公屋住戶兩年一度遞交紙本申報表的做法,大幅減省員工的時間和精力。這項服務在2008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奪得「最佳公共服務應用獎(電子轉化)」銅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