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房屋委员会及房屋署

公屋申请数目和平均轮候时间

公屋平均轮候时间

图片 :  公屋申请数目和平均轮候时间

截至2025年3月底,在过去12个月获安排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请者的平均轮候时间*维持在5.3年。当中,长者一人申请者的平均轮候时间较上一季回落0.1年至3.3年。

2025年第一季获编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请共有约4 700宗,当中长者一人申请占约440宗。在同一季度,获编配入住公屋的配额及计分制下的非长者一人申请约为780宗。而在2025年第一季获编配入住新公屋单位的一般申请有约2 300宗,其中分别有约1 500宗及约800宗获安排入住屯门显发邨和深水埗白田邨。其余的2 400宗获安排入住翻新单位,当中包括因公屋租户购买了资助出售单位或自愿交回,以及打击滥用公屋而收回的单位。

公屋平均轮候时间在2025年第一季维持在5.3年,主要是由于过去12个月有近六成申请者获安排入住翻新单位,而当中八成位于市区或扩展市区。我们留意到获编配入住市区或扩展市区的一般申请者的平均轮候时间较编配入住新界区公屋的长约两年。至于长者一人申请者方面,在过去12个月内获编配入住公屋的长者一人申请者中,超过四成为轮候时间相对较短的新界区申请者,长者一人申请者的平均轮候时间因而下降0.1年至3.3年。

随着陆续有新的公屋项目落成以及房屋署打击滥用公屋的成效,再加上「居者有其屋计划」及「绿表置居计划」项目入伙,不少公屋租户因购买了资助出售单位而腾出其公屋单位,加快公屋流转,轮候公屋的一般申请者数目因而下降。在2025年3月底,约有116 400宗一般公屋申请,以及约86 300宗配额及计分制下的非长者一人申请。与最高位的156 400宗(截至2020年9月底)及143 700宗(截至2015年12月底)比较,一般公屋申请及非长者一人申请的数目分别明显下降26%及40%。

*平均轮候时间是计算在过去12个月获安排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请者(即家庭申请者及长者一人申请者)的轮候时间平均数,并不适用于配额及计分制下的非长者一人申请者。轮候时间是以公屋申请登记日期开始计算,直至首次配屋为止,但不包括期间的任何冻结时段(例如申请者尚未符合居港年期规定;申请者正等待家庭成员來港团聚而要求暂缓申请;申请者在狱中服刑等)。假若申请者将他们在配额及计分制下的轮候时间,或冻结时段计算在内,他们自觉的等候时间或会高于房委会公布的公屋平均轮候时间。

公屋综合轮候时间

就行政长官于《2022年施政报告》宣布推出的「公屋综合轮候时间」指数,请参阅房屋局网站的相关页面

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