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房屋委员会及房屋署

公屋申请数目和平均轮候时间

公屋平均轮候时间

图片 :  公屋申请数目和平均轮候时间

截至2024年12月底,在过去12个月获安排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请者的平均轮候时间*较上季回落0.2年至5.3年,亦较近年高位(即2022年3月底)的6.1年下跌了0.8年。以每年12月底的情况比较,公屋平均轮候时间重回2018年以来(即过去六年内)的最低位。当中,长者一人申请者的平均轮候时间亦较上一季回落0.1年至3.4年,是自2020年12月以来(即过去四年内)的最低位。在2024年第四季获编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请共有约5 000宗之多,比上一季增加约1 300宗。在2024年第四季获编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请当中,长者一人申请占约610宗。另外,同一季度获编配入住公屋的配额及计分制下的非长者一人申请约为440宗。

2024年第四季获编配入住新公屋单位的一般申请有1 300宗,其中分别有约800宗及约400宗获安排入住位于屯门的显发邨和业旺邨。在我们致力编配公屋单位的努力下,加上入住新界区公屋申请者的平均轮候时间相对较短,上述一般公屋申请者相对较短的轮候时间反映在今季的平均轮候时间中,所以公屋平均轮候时间在2024年第四季下降0.2年至5.3年。

另外,因应房屋署打击滥用公屋的成效,以及香港房屋委员会(房委会)多个资助出售单位项目相继落成入伙,2024年第四季可供编配予公屋申请者的翻新公屋单位数目维持于较高水平。

展望未来,房委会将陆续有新的公屋项目落成,而在今明两年亦有多个「居者有其屋计划」及「绿表置居计划」项目入伙,同时我们会继续打击滥用公屋,三管齐下地尽力提供公屋单位编配予公屋申请者。受惠于近期入住大埔富蝶邨、屯门业旺邨及屯门显发邨的一般申请者的较短轮候时间,我们展望下一季的平均轮候时间仍会维持平稳。

在2024年12月底,约有118 600宗一般公屋申请,较2020年9月底最高位的156 400宗减少24%(即37 800宗之多);而年龄为 30岁以下的公屋一般申请者在同一期间的跌幅更为显著,由15 600宗下跌52%至7 600宗。至于配额及计分制下的非长者一人申请于2024年12月底有约86 200宗,较2015年12月底的最高位143 700宗减少40%(即57 500宗之多);在同一期间,年龄为30岁以下的非长者一人申请更由74 500宗大幅下跌58%至31 700宗。

*平均輪候时间是计算在过去12个月获安排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请者(即家庭申请者及长者一人申请者)的輪候时间平均數,并不适用于配额及计分制下的非长者一人申请者。轮候时间是以公屋申请登记日期开始计算,直至首次配屋为止,但不包括期间的任何冻结时段(例如申请者尚未符合居港年期规定;申请者正等待家庭成员來港团聚而要求暂缓申请;申请者在狱中服刑等)。 假若申请者将他们在配额及计分制下的轮候时间,或冻结时段计算在内,他们自觉的等候时间或会高于房委会公布的公屋平均轮候时间。

2024年公屋平均轮候时间的年度分析

为增加信息透明度,房屋署对公屋一般申请者在2024年的安置情况进行了分析。有关分析显示近年获安排入住新界区单位的个案多于市区或扩展市区,所以轮候新界区的一般申请者会较快上楼。以2024年12月底的情况作为参考,获编配新界区公屋的一般申请者的平均轮候时间较获编配市区及扩展市区公屋的一般申请者的平均轮候时间短约一年半。

随着陆续有新的公屋项目落成以及房屋署打击滥用公屋的成效,再加上「居者有其屋计划」及「绿表置居计划」项目入伙,不少公屋租户因购买了资助出售单位而腾出其公屋单位,近年获编配公屋的申请数目较以往高,消化了不少等候多年的一般申请,一般申请者数目因而下降。在2024年,获安排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请约有21 100宗,比同年新登记的14 200宗一般申请多近6 900宗。

请按以下连结浏览相关文件:  

<<2024年公屋平均轮候时间的年度分析>>

上述数据仅显示在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期间获安排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请的轮候时间分布,过往的趋势并不代表将来的情况。有关数据只用作一般参考用途,不应视为个别申请用以估算其轮候时间的依据。

公屋综合轮候时间

就行政长官于《2022年施政报告》宣布推出新的「公屋综合轮候时间」指数,请参阅房屋局网站的相关页面

页首